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決戰之夜(續)(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573 字 2023-06-09




數不儘的叛軍向著武德殿發動潮水一般的狂攻,崔信率領山東私軍退守承天門,而原本占據承天門的軍隊全部進入太極宮,攻打武德殿。

孤注一擲、畢其功於一役,不希望李懷勤、劉可滿兩人能夠攻陷玄武門,隻要他們能夠在玄武門外牽製住東宮六率、右武衛,給尉遲恭、李道宗兩人爭取足夠的時間即可。

這是決戰,務必竭儘全力,不能有半分僥幸之心。

李治負手站在昭德殿的窗前,看著窗外暴雨如注,夜風將水氣吹入殿內撲麵而來,令人渾身濕冷、精神亢奮。

耳畔充斥著密密麻麻的廝殺聲,負在身後的雙手微微發抖,顯示著李治心內的緊張與激動。

生死成敗,在此一役。

身後的蕭瑀坐在書案一側,憂心忡忡道:“王妃、世子皆在宮內,卻不知居於何處殿宇,萬一局勢失控,亂兵衝擊之下整個太極宮都將夷為平地,王妃、世子危矣。”

李治心中一緊。

他知道自己那個以“仁厚”示人的兄長斷然不會對自己的家眷加害,但若是亂兵衝擊太極宮,的確會產生失控之危險。對於王妃他倒是不怎麽在意,太原王氏在他這次起兵的過程中並未給予太多幫助,戰後自己需要死死的籠絡山東私軍,說不得就要娶一個山東出身的“五姓女”為妃,若是能夠直接給予一個“皇後”的位置,想必山東世家更會對自己死心塌地。

但是任他如何在成就大業不惜一切代價的綱領之下心硬如鐵,卻也不能對自己的孩子無動於衷……

剛剛從承天門趕來匯報城內戰況的崔信捋著胡子,淡然道:“現在太極宮內兵荒馬亂,縱然殿下對於家眷憂心如焚,卻也無能為力,老朽相信吉人隻有天相,無需過多擔憂。”

如果晉王妃當真在兵災之下不幸罹難,對於山東世家來說倒是個絕好的機會,屆時他會在崔氏之內擇選一個嫡女嫁給晉王為妃,乃至於將來登上皇後之位,無論晉王是否同意,都要將這件事坐實,這才是最為符合山東世家利益之舉措。

如果晉王的世子亦在此戰之中遇難,那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斷然不能讓江南士族截取了勝利果實……

李治心思靈透,心中已然對臣子們的小心思洞若觀火,卻無動於衷。

一個月之前,他卑躬屈膝的在李承乾麵前扮作一個溫順的弟弟,時至今日,卻引領十萬大軍攻伐長安,更殺入太極宮,距離帝國中樞僅僅一步之遙。

至於由此引發的關中塗炭、社稷飄搖,以及後續對於帝國傳承、基業的惡劣影響,他渾然不顧。

自古以來的上位者哪一個不是腳踏天地絕情絕性,成功的路上血流成河、屍骨累累?

隻要能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若是不能贏……又何必在意?

江山社稷尚能當做自己的踏腳石,更遑論妻子兒女?

當年漢太祖劉邦被楚軍追殺之時親手將自己的兒女推下馬車,然則此後又有誰以此事來責怪他呢?

對於上位者來說,道德是表象,卻也是最不重要的。

蓋印隻以成敗論英雄!

深吸一口清冷潮濕的空氣,李治負在身後的雙手握拳,神情堅定:“偽帝罔顧皇恩、竊據大寶,登基之後更寵幸奸佞、倒行逆施,本王受先帝遺命匡扶正朔、扶保社稷,自當不畏艱險、繼往開來,縱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我連自己的生死都不在乎,其餘之一切又豈能影響我的心誌?

身後的蕭瑀、褚遂良、崔信等人默然不語,心想晉王殿下這個“繼往開來”用的真好,當年太宗皇帝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弑弟登上皇位,你如今也走著同樣一條路……

*****

恢弘軒闊的武德殿於雨夜之中屋脊聳挺、壯觀宏大,附近的宮殿與之組成龐大的群落,鱗次櫛比、房舍連綿,與太極殿附近的宮殿群交相輝映,奢華威嚴之處不落下風。

然而暴雨之下,無以計數的叛軍舍生忘死的發動潮水一般的攻勢,這一處代表著眼下帝國中樞的宮殿卻好似江河奔流之中的一葉扁舟,風雨飄搖、顛簸浮沉,稍有不慎便四分五裂、顛覆沉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