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鋼鐵與柔情(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479 字 2023-04-17




王小二看著那塊精鋼心癢難耐,問道:「二郎,這塊鋼……能不能讓老朽來打?」

房俊一臉黑線:「難不成要某自己來打?」

一塊鋼而已,往後有的是,有什麼好稀罕的?這老頭兒少見多怪,此時心癢難撓,過不了多久,怕是這樣的活計都得安排給徒弟,自己看都懶得看一眼……

「好咧!」

王小二歡喜得眉開眼笑,高興地夾起鋼錠,先放到火上燒得通紅,再用鏨子敲下大約三斤重的一塊,放到精鍛錘下敲打。

鋼錠被鍛錘敲成了薄薄的一片,溫度降低,鋼鐵燒透的金紅色消退了,王小二又把它放到鍛爐上燒得紅熱,拿鏨子敲了中間幾下,鐵鉗一用力,就從中間折彎了疊在一起,再放到鍛爐下敲打。

邊敲邊和圍攏來的徒弟們講解:「這種鍛打法,打出來的就是百鏈鋼,做成寶刀寶劍,可以斷金切玉,砍頭平過、殺人不見血。不過好鋼難得,我跟我師傅打了二十年鐵,總共也沒打過幾回,你們這幫小子有福了,都給我睜大眼睛盯著,不許走神!」

一眾徒弟趕緊圍得更近了,眼珠子瞪得溜圓,不肯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這可是百鏈鋼啊!

那些傳說中削鐵如泥切金斷玉的神兵利器,可都是這麼打造出來的!

鋼片再次被敲薄,再次摺疊,冷了就放到鍛爐上加熱……所謂百鏈鋼,是指每回爐加熱一次叫做一煉,回爐百次稱百鏈,當然隻是大概的一個數字,有些誇大。

在沒有使用水力鍛錘的時代,一般是師父拿鐵鉗夾鋼片,徒弟拿鐵錘敲打,人力掄錘敲得慢,敲不上幾下鋼胚就冷了,必須回爐加熱,摺疊一次往往要回爐四到六次,所以頂了天也就三五十煉,若是真的百鏈,一把刀估計得打個三年五載……

水力鍛錘每分鐘敲擊幾十下下,又快又有力,密如鼓點般鍛打到鋼胚上,比人力快了豈止十倍,重了豈止十倍?

王小二讚嘆道:「真是太快了!你們小王八蛋享福了,站著看師父打鐵。想當初你們師祖爺打百鏈鋼,師父我在邊上掄錘子,整整三天兩夜沒合眼,兩邊膀子腫得透亮……」

所有徒弟每一個搭話的,眼睛緊盯著王小二的手,生怕學不會這百鏈鋼的手藝。

王小二嘴上給徒弟們憶苦思甜,手上的活兒可沒停下來,水力鍛錘打得快,鋼胚摺疊一次才回爐一次,二十次回爐就摺疊了二十次,達到百鏈鋼的水平了。

現在要用鍛錘給鋼胚成型了,最後回爐加熱了一次,王小二把它拿到鍛錘下,乒乒砰砰的一陣敲,漸漸顯出形狀了。

原本圓滾滾的鐵團兒,變成一根扁平狹長的鐵條,依稀看得出是一把刀身狹長、刀頭呈尖角狀的橫刀。

雖然隻是半成品,但刀身雲紋若隱若顯,如流水、如星漢,寒光閃閃、刀氣衝霄,直有掛於壁上作龍吟之態……

王小二卻於此時停工了。

房俊正看得津津有味,奇道:「為何不打了?」

王小二想要鄙視一下家主,沒敢……隻好解釋道:「這麼好的鋼,不能白瞎了,老朽得在這刀身之外再包一層韌性好的熟鐵,開刃之後還要淬火,這樣才能得到一把最優質的唐刀!」

房俊恍然大悟。

唐刀為軍隊戰刀,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戰,其製作工藝嚴格,並且還要考慮到戰鬥時的另一個用途,那就是破甲以及耐用。

破甲需要硬度,並且刃口窄,耐用則需要韌性,所以唐刀採用了最先進的包鋼工藝。以熟鐵為外皮,中間夾百鏈鋼,部分刃口採用局部淬火技術,即覆土燒刃。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這也是和倭刀最大的區別。

房俊點點頭,他也想看看用超時代的鋼材結合最優秀技術打造的橫刀,會是如何的砍頭平過、殺人不見血……

***************

離開鐵廠回到莊子裡,房俊頓時歪在炕上,眼皮直打架,隻想睡覺。

這些日子鼓搗這個煉鐵廠,幾乎耗儘了他的心血。

由於他不是專業的冶煉人士,對於所有技術都隻是先從理論原理著手,然後結合自己的記憶,摸索著在這一片迷霧的中世紀走出一條科技之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