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農莊記事(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23 字 2023-04-17




農莊不遠處的向陽的山坳裡,建起了一處三進的房舍,以及一大片溫室大棚。房俊去年便將作物的選種育苗經驗總結起來,裝訂成冊,農莊裡經驗豐富的老農人手一份,閒暇時便琢磨這種新式的耕作方法,那些不認字的老農,甚至放下麵子鑽到學堂裡卻跟一群毛娃娃學習「人之初,性本善」……

不學不行,去年春季大旱,關中糧食減產一半,可農莊的糧食出乎預料的大豐收,非但未減產,反而較之往年增產了一到兩成,若是放在太平年景,恐怕增產一半都有可能!這其中雖然有農莊灌溉水利發揮的巨大作用,但是更多的,還是選種育苗這種耕作方法帶來的效果。

經過選種,每一株植物都是精挑細選的壯碩種子,長成作物之後自然更加強壯。而育苗則是將已經幾寸高的禾苗移栽到田地裡,雖然有緩苗的時間,但是植株強壯,較之幼苗對於環境的抵抗力更強,這才是導致糧食大豐收的神奇手段。

房俊對於這些超越時代的耕作經驗並未敝帚自珍完全保密,事實上這些事兒也保不住秘密,開春的時候大家都還看房俊的笑話,千百年來的耕作方式都是如此,你小子非得標新立異……可是等到秋收之後,見到房家農莊的糧食並未因為天旱而導致產量降低,不少人便意識到這有可能是因為房俊的那些可笑的方式的緣故,是以下秋之後,不少跟房家親近的朝臣貴族,便紛紛派遣自家負責農作的管事到房家來「取經」……

麵對這些之前還笑話自家家主「瞎胡鬨」的傢夥,農莊管事房全那是得意的整天揚著下巴,神氣得不行。不是說咱家標新立異嗎?不是說咱家譁眾取寵嗎?不是說咱家異想天開嗎?咋地,現在知道咱家二郎的能耐了,都眼紅了,上門求教了?

若不是二郎早有交代,無論何人隻要上門求教,那就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房全絕對眼皮都不夾一下這幫子勢利小人。

教那是肯定得教,這可是為二郎傳揚名聲的好機會,房全怎會放過?不過態度之上傲慢一些,那可是必須的。房全雖然未念過幾天書,但是「便宜沒好貨」的道理還是懂得的,愛搭不理的,更能讓這些眼皮子淺的傢夥們曉得,若不是兩家的關係好,這門手藝咱其實是不願意教的……

理所當然的,這門耕作新方式,使得房俊的名聲在有限的一個小圈子內得到很大的改觀。以往那個任性衝動的楞慫貨,在大家看來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這個耕作方式的變革,就會給各家帶來大量的糧食增產,而對於這等新方式並未敝帚自珍反而傾囊相授的行為,更讓大家產生好感。

說到底,隻要能給大家帶來利益,能讓大家占了便宜,你就是好孩子,至於打架鬥毆什麼的,那完全不叫事兒,誰家的孩子不打架呢?鬨騰的孩子,有出息……

溫室大棚建了幾十座,幾乎將向陽的這片山坡都鋪滿了,遠遠望去,明亮的玻璃反射著陽光,光芒閃爍耀目生花,頗為壯觀。事實上也的確能閃瞎人眼,李二陛下那更是守財奴,玻璃作坊到了他的手裡,使著勁兒的提價,弄得玻璃現在就等於是最高端奢侈品的代名詞,哪怕是達官貴人們想要買兩件玻璃器皿,都肉疼得很。

房俊雖然將玻璃作坊全部上交給李二陛下,但實際上還是由他來管理,誰讓所有的工匠都是房家的仆人呢?房俊雖然不會冒著惹毛了李二陛下的風險將玻璃偷偷的賣出去,但是多造一些用在自家的大棚上,那也不算個事兒。

如此一來,這成千上萬塊玻璃搭建而成的大棚,現在已然成為驪山的一道盛景,每每有商隊旅客從驪山腳下路過,遠遠的便會見到這一片光芒閃爍的玻璃,唏噓讚嘆,嘆為觀止!

對與房俊「中飽私囊、監守自盜」的行為,李二陛下非但不以為意,甚至極為歡喜。房俊將育苗之術傳播出去,各大家族基本都學會了,但是想要育苗,那就得有溫室,想蓋溫室,那就得得買玻璃,如此一來,作坊裡的平板玻璃供不應求,銅錢流水一般嘩嘩的流進李二陛下的內帑……

房俊尚未來得及巡視一遍他的這些「領地」,便被另一件事物勾起興趣。

經過房家鐵匠鋪的大力攻關,四輪馬車終於下線……

四輪馬車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其獨特的轉向裝置,隻需要將前輪的懸掛改為一個大圓盤,便可以將車轅與車身銜接的部分與前輪懸掛結合,使得馬匹轉向的時候前輪的懸掛也跟隨整體轉向。

這種設計難的是構思和創意,工藝上反而沒什麼難度。

當然,四輪馬車其實也並不是很完美,這種懸掛方式無法做過小角度的轉向,無法做速度過快的急轉向,且對前輪的懸掛和整個傳動體係的結構強度要求較高。

不過房俊也沒打算將四輪馬車駛上戰場,這些問題就完全不是問題。

說到底,他隻是想要將四輪馬車弄出來裝逼而已,慢一點、不夠靈活,又有什麼關係呢?

隻要高端大氣上檔次就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