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才高九鬥?(下)(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00 字 2023-04-17




他自詡才學冠絕當世,隻因避居江南一隅,是以名聲才不如當世大儒孔穎達、張玄素、於誌寧等人。可是現在看來,自己卻是以管窺豹、井底之蛙、蟪蛄不知春秋……

自己久居洞庭,每日裡看著這煙波浩渺,感受著波濤彭拜,卻如何能寫得出這樣的詩句?

這是天授之才啊……

自己居然還傻乎乎的不遠千裡前來誣陷人間抄襲自己……

他癲狂了一般一幅一幅的仔仔細細的看,越看越是驚懼,越看越是絕望……

自己之所以敢不遠千裡來到長安,質疑房俊抄襲,就是相信自己「沒有閱歷,達不到境界,就寫不出相應作品」的觀點,可以刀槍不入,遇神殺神!

《愛蓮說》是不是自己寫的都沒關係,隻要房俊沒有辦法證明是他寫的,那就足夠了。

一個抄襲別人的作品占為己有的道德敗壞之人,卻被皇帝信任寵愛,即將要派遣到江南擔當重任,這是何等兒戲?不僅能將房俊狠狠的打擊到身敗名裂,更能重創皇帝的威信!

可是現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自己的觀點核心是閱歷,而房俊的觀點是想像。

現在房俊已經證明了,即便從未有過的經歷,從未去過的地方,他完全可以憑藉想像來描述,來感慨,來謳歌!

事情已經反轉,房俊證明了其即便沒有《愛蓮說》體現出來的閱歷與境界,依舊可以憑藉想像寫出《愛蓮說》這樣的千古名篇!

因為,這個從未去過洞庭湖的人,卻能通過這一首一首的描述洞庭湖的詩句,將那煙波浩渺、無際無涯的洞庭湖描述得淒婉幽美、入木三分!

當世之人,誰敢說自己寫洞庭的詩句比房俊的更好?

可人家偏偏從未去過洞庭湖啊……

王雪庵心若死灰。

他現在不僅是誣陷房俊,更是惹惱了皇帝,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幾乎可以想像隨之而來的打擊……

他王雪庵可不是孤身一人,他出身於琅琊王氏!

琅琊王家亦是江南士族,曾經名震天下的簪纓世家!

琅琊王氏家族興起於秦漢,最興盛時期是東晉,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許多家族都舉族遷居長江以南避亂,王氏家族也是衣冠南渡的士族之一。司馬睿在王氏家族的擁戴之下,於建康建立東晉,中興了晉室。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無法取代。最興盛時,天下皆流傳一句佳話:「王與馬,共天下」!

有晉一朝,也隻有在淝水之戰中嶄露頭角的陳郡謝氏家族能與之平肩,並被後人合稱「王謝」。

隻是可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王氏在南北朝的末期沒落了,沒落得很徹底,除了尚保留著詩書傳家的傳統,族人多有名士享譽江南之外,影響力已經衰弱到了穀底!

現在,自己卻是連琅琊王氏僅存的清譽都要玷汙了……

天下分分合合,潮水漲漲落落,即便是千年的簪纓世家,亦不可避免有興旺衰弱之起伏。然則,真正的簪纓世家的立身之本,不是可以敵國的財富,不是連綿無儘的土地,更不是占據朝堂的官職,而是一個清廉守正、不可詆毀的名譽!

隻要名聲尚在,無論家族怎樣衰落,一旦有驚才絕艷之後背誕生,必然趁勢而興,大鵬一日同風起!

可若是名聲敗壞了,就算是毀了家族的根基,徹底沒落崩頹,再無崛起之時……

王雪庵已經傻掉了,他本想聯合謝家為江南士族的利益而對抗皇帝、將房俊打擊得身敗名裂,以此來得到江南士族的感恩和承諾,振興王氏!

可是現在,一切的希翼都變成夢幻泡影,反而親自斷絕了王氏振興的根基,一手埋葬了家族振興的希望……

李二陛下已經懶得理他!

他是被房俊真真正正的震撼到了!

知道這小子是「不學有術」類型的,胸腹之中頗有錦繡,卻無法想像這小子居然才華橫溢至這般地步!

放眼大唐,那個文人大儒能有這般才華,信筆寫出這麼多驚才絕艷的詩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