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馮盎(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04 字 2023-04-17




呂宋也好,印尼也罷,那地方的土著都特麼不是好東西!古往今來,無數漢人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路,辛勤勞作開荒耕田,將一個個荒蕪的島嶼耕種得稻穀飄香、物阜民豐。

而那些土著在乾嘛?

偷奸耍滑、好吃懶做、不事生產……

然後等著漢人富裕起來,便眼紅於漢人所掌握的財富,這些禽獸一般的土著糾集起來對漢人大肆屠殺搶奪財富,燒殺淫掠喪儘天良!

一次又一次,永無休止!

哪怕是在吹噓人類文明無比閃耀的二十世紀,各種各樣針對漢人的屠殺照樣接二連三,慘無人道……

沒有了身後強大祖國的庇佑,那些背井離鄉的華夏子孫便是待宰的豬玀,任人魚肉,扒皮喝血!

若是有可能,房俊當真想率領麾下水師對那些南洋島國來一次浩浩蕩蕩的屠殺,將那些畜生都不如的土著統統殺光,讓他們從此絕種!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

皇家水師揚帆啟程,踏上返回大唐的征途,留下擔任峴港總管的劉仁軌。峴港總管這個職務是房俊隨口捏造出來的,但是這個編製歸於皇家水師之內,即便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不爽,也完全沒有理由阻攔。

至於李二陛下,是肯定不會有意見的。

而購買峴港這件事,也必然會得到李二陛下的支持。畢竟隻要開通峴港的商路,以前的零散商賈自此之後將會成為有組織的商業行為,「海上絲綢之路」將會第一次成為大唐的一條重要商貿通道,與「陸上絲綢之路」齊頭並進,為大唐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也更能讓大唐的赫赫天威傳遍天下。

而促成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愈發繁榮的,便是「東大唐商號」……

皇家水師其實就是「東大唐商號」供養的私家艦隊,李二陛下現在處於「貔貅」狀態,銀錢也好糧秣也罷都是隻進不出,一切都在為東征高句麗做好準備。他隻管皇家水師能不能帶來利益進項,至於費用,別來煩朕!

李二陛下又不傻,還跟朕要錢?

「皇家」兩個字就很值錢了好吧……

以「東大唐商號」繁榮「海上絲綢之路」,以「皇家水師」來保障「海上絲綢之路」的安定,又以「東大唐商號」來滋養、壯大「皇家水師」。

三隻之間相輔相成,構築了大唐的海上威懾力,以及遍布東西方的商路航道。

可以想見,當李二陛下東征高句麗,想要完成一統大陸的千秋偉業之時,這條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海上通道,將會對那場大戰產生怎樣的決定性作用。不說其他,單單隻是來自海外的糧食輜重,就足以令國內負擔大減,令李二陛下喜笑顏開。

行至廣州都督府隻是,船隊靠岸一次,補充補給。

留在峴港的兵船超過一百艘,兵卒一千左右,而檀香島那邊更是船多兵少,畢竟距離大陸的路程太遠,承擔運輸紫檀木的船隻要多……

如此一來,現在船隊所搭載的兵員便遠遠超過了額定數量,對於食物、淡水的消耗極其嚴重。既然非是戰時,房俊自然不願意讓麾下的兵卒飄在大海上吃苦,林邑國距離華亭鎮的海陸可不近,中途靠岸一次給兵卒放放風補充一下食物和淡水,是很有必要的。

此時廣州分內港外港,外港名叫扶胥港,北麵隱隱可見丘陵台地,南麵的黃埔港灣這時候叫做溺穀灣,扶胥港位於溺穀灣北緣,珠江前後航道在溺穀灣匯合後向南沿獅子洋直通虎門入南海。

扶胥港附近的江麵闊達一公裡以上,舟楫如雲帆桅林立,出出進進的各國商船數不勝數,一派繁榮昌盛之景象。此處乃是中外船舶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而且能為遠航船隻提供淡水、食品及日用品,既是中外商船的停泊場所,也是進出口商船的檢查站……

兩晉一來,廣州都是聲名遠揚的天下第一大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