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傾銷(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299 字 2023-04-17




老夫妖言惑眾?

老夫鼠目寸光?

娘咧!

魏征氣得倒仰,白胡子都翹起來了,戟指道:「簡直滿口胡言,大放厥詞!那高句麗土地貧瘠、人煙稀少,便是將之征伐占領,又有何益處?大唐尚未開發之土地何止萬萬畝,自家尚且有如此之多的土地未曾開荒耕種,卻惦記著別家的土地,要萬千將士白白拋灑鮮血!來來來,你個黃口孺子倒是跟老夫說說,老夫如何妖言惑眾,如何鼠目寸光?說出個一二三,老夫給你賠罪,若是說不出來,老夫今日拚卻老命,亦要掐死你這個佞臣!」

魏征怒發戟張,瞪著房俊恨不得將其一口咬死……

在朝堂打滾了一輩子,罵他的人不計其數,恨他的人車載鬥量,可從來都沒有人敢罵他妖言惑眾、鼠目寸光!

老頭來了脾氣,翹著胡子呲著牙,打算房俊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就跟他拚命!

旁邊的農夫們見到自家二郎跟魏征頂牛,紛紛嚇得瑟瑟發抖,自動遠遠的退開,便是跟隨李二陛下前來的禁衛以及司農寺的官員也神情緊張,唯恐殃及池魚……

到了魏征與房俊這一層次,一般的官員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

房俊也來了脾氣,一把將頭上的鬥笠拽掉,瞪著魏征。咱這跟皇帝說話呢,是你巴巴的搭茬,張嘴佞臣閉嘴佞臣的,還不許別人急眼?

來來來,老東西,今日就讓你二哥哥教教你什麼叫全球戰略,什麼叫殖民地,什麼叫傾銷!

「古之征伐,一為土地,二為人口。誠然,高句麗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似乎近乎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鄭國公身為大唐高級官員,要懂得與時俱進,更要懂得銳意進取,一味的抱殘守缺,實在是大大的犯罪!高句麗人口雖然稀少,可怎麼也有幾百萬吧?這麼多人衣食住行,需要耗費的錢糧實乃天文數字,隻要大唐能夠控製其中十之七八,每年便能夠給國庫創造百萬貫甚至千萬貫的利潤!」

魏征聽得滿頭霧水,急忙擺擺手,問道:「高句麗人的衣食住行,如何為大唐帶來利潤?難不成你想要將整個高句麗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然後租賃給高句麗人?除了稅賦之外,豈不是還要租金?不行不行,如此一來,隻怕高句麗不死絕,反抗就絕對不會停止!簡直愚不可及!」

征戰一地,最難的不是消滅對方的軍事力量,而是如何安撫底層的百姓。

你將土地全都占了,老百姓的土地不是自己的,哪裡會對你有認同感?

不造你的反那才是有鬼!

房俊斜眼睨著他,嗤笑道:「所以說,鄭國公鼠目寸光……」

見到魏征臉色一變意欲發飆,而一旁李二陛下亦是一臉探尋之色,房俊趕緊說道:「經濟之法,變化萬千,以土地牽絆百姓,實乃最下下之策。大唐商品在高句麗極受歡迎,絲綢、瓷器、玻璃,等等。而前兩者高句麗皆有自己的產出,雖然質量不行,難以同大唐的精品相提並論,但是勝在價格便宜,而且高句麗會對大唐商品征收高額的稅賦,事實上也對大唐的商品構成了抵製。若是有朝一日大唐攻占整個高句麗,完全可以扶持一個傀儡政權,然後與對方簽署一份貿易協議,規定每年必須給予一定數量的大唐商品免稅或者低稅資格,以此流入高句麗,徹底給予高句麗當地的商業致命一擊……」

說到此處,他又指著李二陛下手裡的棉花種子:「陛下剛剛問微臣為何將所有的土地都種上棉花,而不是糧食。微臣想要告訴陛下的是,此物看似廉價,而且沒有糧食重要,但是等到大唐所有閒置的土地全都種上棉花之後,所有大唐百姓的收入將會比現在至少翻上一翻!」

李二陛下吃了一驚:「就這麼個玩意?」

房俊點頭:「就這麼個玩意!衣食住行,衣尚且要排在食的前麵,可見其重要性。陛下莫要小看棉花,江南為何富庶?雖然氣候濕潤土地產出多是一個原因,但是絲綢帶來的財富卻不可忽視!在江南,家家戶戶都要養蠶製絲,絲綢成為大唐最最重要的外貿貨物!當有一天,江南家家織錦、北方戶戶織棉,大唐的絲綢和棉布行銷海外,何愁國民不富,何愁帝國不強?」

棉花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在大唐這個階段的社會現狀來說,最大的價值便是形成棉紡的手工產業化!棉布的質量比之葛麻優良無數倍,又比絲綢便宜,一旦問世,那就必然是一場席捲世界的革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