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番僧獻丹(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96 字 2023-04-17




太極宮中,寒風凜冽。

難得的幾日暖陽過後,氣溫驟降,天上陰雲積聚,似乎兆示著又將有一場風雪襲來。

今年關中連連降雪,擱在貞觀十年之前,怕不得房舍傾塌百姓凍斃,八百裡秦川哀哭一片。然而隨著國家財政的富裕,以及火炕的普及、石炭的使用,往昔的慘狀早不復見,普降的大雪反而成了土地亟需的水分,雪下得越大,來年春旱的機率便越小。

往年令人愁苦不堪的大雪,反而成了從天而降的祥瑞……

神龍殿一處偏殿,院子裡有一顆碩大粗壯的梅花,枯瘦的枝乾嶙峋伸展,一簇簇粉白的梅花被寒風吹得綻開了花瓣,迎著寒風怒放。

英國公李績進入院子的時候,便隱隱嗅到一陣撲鼻的暗香。

隨著內侍進入屋內,一股熱浪襲來,將嚴寒驅散。

整潔寬敞的屋子裡鋪著光滑的地板,脫去鞋子踩在上麵,能夠感受到地龍燃燒散發的溫暖熱量,令人很是受用。內裡陳設並不奢華,李二陛下正穿著一身常服,站在書案之前,從一個內侍舉著的托盤中拈起一顆此紅色的藥丸,放入口中,而後又取過另一個內侍遞上的溫水,吞服入腹。

李績微微蹙眉……

一個身形高瘦、麵容古拙奇怪的異域番僧立於書案一側,見狀雙手合十,操著一口冷硬彆扭的口音,溫聲道:「此丹乃是貧僧以天竺秘法,佐以大唐數種珍稀藥材煉製十八日而成,具有調理脈絡、祛除腸毒之效用,久而服之,可使身體康健脈絡通暢,天地元氣吞咽入腹,日月精華廣納丹田,不需半年,則丹胎初成。」

李二陛下一臉欣慰,頷首道:「有勞聖僧了,隻是味道有些苦……來人,賞賜聖僧黃金十鎰、珍珠百顆、蜀錦百匹!」

「喏!」

自有內侍領旨,下去內府準備。

李二陛下看了李績一言,對那番僧含笑道:「朕尚有國事亟需處置,聖僧不妨先行返回西明寺,待朕有暇,再去領教聖僧佛法。」

那番僧聞言,趕緊合十施禮,告退而去、

李績看著那番僧的身影,蹙著眉,來到李二陛下身前道:「陛下,異域番僧,未知根底,貿然服用其所煉製之丹藥,實在是風險極大。況且依臣之見,這番僧所謂之丹藥,與道家術士並無不同,理當謹慎。宮中禦醫固然鑑定其丹藥無毒,但天下奇毒何止千百,必然有世人所不知之種類……若陛下執意服食,不若宣召孫思邈進宮,加以鑑定。孫道長遊歷大江南北,見識非凡,或許可以甄別其害……」

「嗬嗬,懋功似乎認定此丹藥有毒?放心吧,朕又不是傻子,不久前已然秘密宣召孫道長入宮,得出無毒之結論,方才安心服食。此乃天竺佛家之秘術,乃是歷代佛子羽化之根基,縱然朕不能如那些佛子一般最終成仙成佛長生不老,可到底也無害處,懋功不必憂心。」

李績無語……

說得倒是好聽,看似成與不成皆在天意,可是您這一臉希翼憧憬的模樣,不是明擺著就是等著吃了這丹藥就能長生不老麼?

不過他非是魏征那般聒噪的諍臣,既然孫思邈已然鑑定無毒,那便不妨事,皇帝欲求長生,且由著他去,非是臣子可以置喙。為人臣子輔佐帝王,或是恪儘職守,或是拾遺補漏,哪裡有管束著皇帝不許乾這個、不許乾那個的道理?

隻是難免心中感嘆,這位陛下英明神武,古之罕有,卻依舊過不了歷來帝王追尋長生這道坎,不知將來會否愈演愈烈,一發而不可收拾……

見到李績依舊神色擔憂,李二陛下嗬嗬一笑,扯著他來到窗前,指著窗前的兩把椅子,道:「瞧瞧這個,瓊州特有的黃花梨木打造的,這椅子的形狀乃是房俊那小子鼓搗出來的,叫什麼『官帽椅』,名字俗氣得很,但是這造型看上去的確很有氣勢,很能凸顯官宦人家的地位。」

淡黃色的木料在透過玻璃窗的陽光照射下,甚是明亮,黑線花紋纏繞緊密,望之猶如一張張鬼臉,李績上前俯身,伸手摸了一下,光滑的表麵打了一層蠟,卻依舊難以阻斷木料本身散發的幽淡香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