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話不投機(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59 字 2023-04-17




麵對太子李承乾的詰問,長孫無忌的解釋可以說是蒼白無力,更可以說是無動於衷……

但李承乾卻一臉笑意,溫言道:「孤哪裡有怪罪舅父的意思?隻是提醒舅父一下罷了,畢竟你我甥舅血脈相連,舅父焉有謀害外甥的道理?嗬嗬,舅父身子虛弱,快快請起。」

再一次伸手,去攙扶長孫無忌。

不笑著安撫又能怎麼樣呢?他心裡早就將長孫無忌恨得要死,這老賊幾次三番的想要將他廢黜,兩人基本可以說是「不死不休」,但凡有一絲可能,李承乾甚至願意伸手將這個舅舅宰了了事……

然而他不能,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作為朝中勛臣之首,長孫無忌素來被天下人認為乃是「功勳天下第一」,幾乎等同於所有大臣的楷模。這樣一個人隻要不犯下謀逆大罪,基本就必然會有一個善終。

否則讓滿朝文武、天下臣民怎麼看?

無論李二陛下還是他李承乾,都萬萬不肯去背負一個「薄情寡恩」的罵名……

長孫無忌也知道太子必定忍得很幸苦,自己若是再不起身,怕是太子惱羞成怒之下乾脆就能甩手離去。陛下是肯定不會前來長孫家弔唁的,一則長孫渙隻是一個庶長子,身份還不能讓皇帝紆尊降貴親臨府上,再則以目前皇族與長孫家的態勢,李二陛下是絕對不會理會長孫家的喪事的。

當然,若是他長孫無忌死了,那李二陛下是肯定回來的……

皇帝不肯來,太子若是再被氣走,那麼長孫家的氣勢就將會跌入穀底,堂堂趙國公家治喪,皇帝太子儘皆不在,這意味著什麼誰還能不清楚?

就算暗地裡滿是齷蹉,但明麵上還是要做到。

長孫無忌順勢起身,卻不肯好好站著,而是腳下一滑勉強站住,身子晃了幾晃。

身後的家眷趕緊驚叫著衝上前來,將他扶住,七手八腳的將他扶著回到床榻上躺好。

長孫無忌眼皮闔上,虛弱的說道:「殿下恕罪,老臣一時眩暈,失禮了……」

李承乾嘖嘖嘴,膩歪得不行。

他非是古板之人,對於君臣禮儀什麼的也素來並不看重,房俊時常出入東宮,他都是拉著房俊的手要麼促膝長談,要麼對坐暢飲,絕不肯擺出儲君威儀那一套,跟別人也是如此。

可長孫無忌這老賊非得要裝模作樣,連陪著自己坐一坐都不肯,倚老賣老的躺在床榻之上,眼裡哪還有他這個儲君半分地位?

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他李承乾脾氣再好、再是寬厚,這會兒也覺得怒氣填膺,忍無可忍!

他笑了笑,說道:「舅父何必如此客氣?白發人送黑發人,本就是人世間極致之悲傷,舅父遭逢這等打擊,急火攻心身體虛弱乃是正常,孤身為外甥,又豈能斥責舅父失禮之罪?隻是心病尚需心藥醫,長孫家上上下下都得舅父操持,若是您倒下去了,旁人恐怕跳不起這副重擔,到時候出了紕漏,那可當真是令親者痛、仇者快。」

長孫無忌聽著這話,太陽穴一跳一跳,極力忍者憤怒,正欲說話,李承乾卻繼續說道:「舅父平素思慮甚重,這是好事,亦是壞事,固然能夠運籌帷幄諸般算計,卻也耗費心血,減齡折壽。如今您年老體衰,再也不復往昔龍馬精神,以孤之間,還是多在府中安享天倫,少一些謀算計較。」

長孫無忌躺在床榻之上,氣得胸脯一鼓一鼓。

他沒料到太子的變化如此之大,以往性格懦弱吃了虧也不聲張,眼下卻是對剛才自己給他下套的反擊,居然這般犀利。

分明就是在罵自己別一天到晚琢磨壞主意,否則很容易折壽丟命……

長孫無忌閉著眼睛,咬著牙,慢悠悠說道:「多謝殿下金玉良言,隻不過老臣一輩子精於謀算,遇事思量前後,早已成為習慣。固然耗費心血,但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非老臣不曾運籌帷幄之中,當年又如何能夠襄助陛下決勝於千裡之外呢?唉,人老了,不中用了,如今卻是連想都懶得去想,反倒也希望如年輕人一般圖個爽快。」

李承乾麵色不變,頷首道:「舅父所言,甚是有理……有些時候年輕人的確疏於思考,遇事衝動莽撞,若是能夠多多想一想前因後果,或許很多錯就不會犯,很多無法承受的代價也毋須付出。」

這話裡有兩個意思,長孫無忌當然聽得懂。

其一:年青人衝動莽撞,您自以為算無遺策,可對方逼急了根本不考慮後果,瘋起來情況控製不住,代價怕是你承受不起。

其二:您倒是精於謀算了,可算來算去,可曾算出自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結果把自己的兒子都搭進去,需要逼死自己的兒子來挽回敗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