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兵臨遼水(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79 字 2023-04-17




李元景要的就是一個「亂」字!

此時此刻,他或許尚未有太多的想法,但陛下禦駕親征離開關中,太子威望不足難鎮社稷,就勢必會使得長安城乃至於整個關中都亂像紛呈。

唯有整個局勢都亂起來,他才能火中取粟!

而自己振臂一呼,整個皇室都望風景從唯他馬首是瞻,更讓他心中的野心蓬勃生長,一發不可收拾。

心裡甚至已經在憧憬那等美好降臨之時……

當然,他也不是蠢到無可救藥,至少心裡藏著的一些個隱私齷蹉的伎倆,即便是董明月這樣的心腹之人也不曾吐露半分。

他現在早已經開始策動一切,而唯一令他如鯁在喉的,便是房俊麾下的右屯衛……

朝中多有他的耳目,皇室之中也不乏與他暗通款曲之人,道聽途說也好,按圖索驥也罷,總之種種跡象都表明右屯衛乃是一等一的強軍,即便是放在大唐十六衛當中也算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隻不過是因為房俊這些年功勳太盛,朝中多方勢力有意打壓,陛下也不願他再立新功、封無可封,這才命其留守長安,協助太子鎮守京畿。

柴哲威的左屯衛名義上與其平起平坐,實則戰鬥力大大不如,萬一將來當真刀對刀槍對槍的對上,怕是唯有戰敗之一途。

若是沒有外力協助柴哲威的左屯衛,自己通往大業的道路怕是會遭遇最為頑強的一塊絆腳石……

如何才能協助左屯衛壓過右屯衛呢?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興奮過後,李元景又想起一事:「此次事件,前前後後關隴貴族們都按兵不動,甚至是無動於衷,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

不由得他不困惑,關隴貴族目前的狀態隻能用「蟄伏」來形容,可皇帝禦駕親征前往遼東,太子監國的威望又不太夠,這不正是擴張自己影響力和實力的好機會麼?

為何關隴貴族們半點動靜都沒有……

到底是當真處於崩潰之邊緣,沒有長孫無忌在京中串聯就猶如一盤散沙,亦或是長孫無忌臨行之時,已經為關隴貴族定下計策,所圖甚大,區區一個柴哲威並不值得讓他們跳出來與太子一係硬碰硬?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素來關注關隴貴族一舉一動的李元景,此刻麵對蟄伏起來的對手,有一種束手無策、膽戰心驚的隱憂。

難不成這些膽大包天的傢夥,又在暗地裡謀算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

*****

遼東。

春暖花開,遼東大地已經降下一場雨水,無數的草芽從泥土之中冒出頭來,李二陛下的車駕才伴隨著十餘萬大軍姍姍來遲。

非是李二陛下不肯加快速度,本就是馬上的皇帝,當年衝鋒陷陣平滅天下各路豪雄,什麼樣的苦頭沒吃過?隻不過自長安前往遼東的路途雖然兩年間不斷修繕,但畢竟底子太差,經不得十餘萬大軍人踩馬踏車輪碾軋,前鋒過處便已經狼藉不堪,再加上路上遇了一場雨,愈發行進困難。

到了遼東,近幾年體力衰竭的李二陛下已經被折騰的快散了架,差點大病一場……

不過當李二陛下策騎立在遼水岸邊,身後是幾十萬頂盔貫甲的大唐虎賁,身邊是李績、尉遲恭、張儉、周道務、張亮、長孫無忌、諸遂良等等文臣武將,麵前則是滔滔遼水,對岸的遠東城人心惶惶、偵騎儘出,心中所有的苦悶、身體所有的疲累,在這一刻儘皆消散,代之而起的是無窮無儘的力量和自信!

他手握馬鞭,指著遼水對岸明顯已經驚慌失措的遠東城,大笑道:「天軍所至,敵寇軍心混亂,焉能擋得住大軍傾力一擊?前隋匆忙而戰,固有大軍百萬,然隋煬帝誌大才疏,隻想著投機取巧,卻不懂煌煌之師正該以硬對硬摧城拔寨一路碾軋過去方才是正道的道理!如今吾等吸取前隋之殷鑑,不肯重蹈覆轍,高句麗彈丸之國,唯有土崩瓦解之一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