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拉攏盟友(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412 字 2023-04-17




程咬金悚然已經,趕緊坐正身體,一臉鄭重:「你說軍中會發生叛亂?」

近日軍中流言紛紛,軍心不穩,這些他這個統兵大將自然知曉,不僅其餘部隊如此,便是他麾下的左武衛中那些流言亦是甚囂塵上。隻不過在他看來如今大軍抵近關中,長安又是混戰不休,這些消息想要攔截也沒法,軍中兵卒受此影響有所揣測在所難免。

可即便如此,何至於便發生叛亂?

李績敲了敲桌子,蹙眉不悅道:「休要胡攪蠻纏,吾隻問你,若軍中發生叛亂,你當如何取舍?」

程咬金沉默少頃,沉聲道:「吾隻忠於陛下,如今陛下……那麼,吾便忠於太子。」

一直以來,他算是朝中比較「靠邊」的那一派係,忠於皇帝卻不參預朝政,更不依附於任何一方勢力,保持中立,立場堅定。即便是將答允兒子進入東宮六率,也是因為東宮太子乃是名分大義之所在,一日未被陛下廢黜,便代表著帝國正朔。

絕不會因為貪婪利益而投靠於任何一方,但誰若是仗著勢力強大而來分搶他的利益,那也絕對不行。

他沒有什麼更進一步的野心,就這樣做一個地位超然的貞觀勛臣足矣,我不奢求更多的利益,也不去蹚權利鬥爭的渾水,當然前提是你們誰也別惹我……

李績頷首,緩緩道:「數十萬大軍蝟集一處,難免各種各樣不可預知之狀況,一旦發生兵變甚至叛亂,勢必使得全軍崩潰,進而導致亂軍肆虐附近州府,甚至影響長安局勢。大軍不能亂,這是底線。」

程咬金又沉思一會兒,覺得李績不至於給自己挖坑,遂頷首便是認同。

都是從隋末亂世一路走過來的,見識過太多軍隊給予百姓帶去的災難,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很多時候軍隊的危害較之匪寇更大,畢竟一支有著嚴密組織的軍隊,實力實在是強國同等人數的匪寇太多。

亂軍衝擊州府,裹挾百姓,搶奪錢糧,這是末日之征兆……

程咬金沒有什麼「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胸懷,卻也絕對不願見到君臣浴血奮戰打下來的這錦繡河山毀於戰火荼毒。

他不是政客,但起碼的堅守還是有的。

李績又道:「若當真軍中發生叛亂……」

程咬金斬釘截鐵:「如果有人發動叛亂,某定以懋功你馬首是瞻,絕不糊塗。」

李績卻搖頭道:「吾等不能坐視叛亂發動才予以製裁,要先發製人,將這股叛亂在未成氣候的時候便掐死,否則後患無窮。但吾力有未逮,還需你從旁協助,震懾全軍。」

先發製人,後發者製於人,道理的確如此,可是當程咬金痛快的頷首應允之後,卻猛地蹙起眉毛。

自己好似被這個白臉奸賊給繞進去了……

若叛亂發生,誰對誰錯、誰忠誰奸自然一目了然,一刀砍了自不在話下。可所謂的「防範於未然」,人家尚未發動,哪裡知道誰是奸賊?

總不能你李績說誰是誰就是吧?

可自己都已經答允了,卻也不好反悔……

他擰著眉毛,瞪著李績,悶聲道:「你該不會是誆老子吧?」

李績一臉嚴肅,怫然不悅:「這都什麼時候了,吾會有那個閒心跟你扯淡?眼下軍心不穩,稍有不慎便會導致傾覆之禍,你切莫疏忽,否則釀成大錯,悔之莫及!」

見到李績這般態度,程咬金心裡打鼓,忙又問道:「那你倒是跟咱說說,你這一樓上拖拖拉拉,心裡到底打著什麼鬼主意?」

這是軍中上下都搞不明白的事情,以李績之能力、智慧,絕對不應該這般拖延行程、遲遲不歸,自遼東撤軍之日起,拖拖拉拉走了將近三個月,從嚴冬直至快要開春依舊距離關中數百裡……這其中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謀算?

程咬金更是被這件事憋得快要發瘋。

李績沉默一下,伸手拈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緩緩道:「吾之所為,皆奉行陛下之意誌,至於其中究竟,暫且無可奉告。不過有一言可告知,無論如何,吾從未曾想過為自己或是為某一方謀求利益,至始至終,吾隻效忠陛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