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十六章 捧一踩一(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584 字 2023-04-17




岑文本沉默一下,不答蕭瑀之擔憂,反而問道:「時文兄認為將來新皇登基,房俊之地位如何?」

他比蕭瑀小了近二十歲,如今尚未至花甲之年,卻已經滿頭白發、久病纏身,反倒是家國覆亡不得不遷入長安成為前隋人質的蕭瑀紅光滿麵、精神矍鑠,以兩人目前之狀態來看,很可能他要比蕭瑀早死幾年……

蕭瑀手裡婆娑著茶杯,略作斟酌,道:「房俊才華橫溢、能力卓著,且功勳赫赫,軍政兩界的影響力皆不可小覷。尤其是東宮一係,待到太子被廢,儘皆遭受打壓,勢必紛紛投靠房俊羽翼之下,唯其馬首是瞻,形成一股不容忽視之勢力。新皇登基,首要之務便是安撫朝堂,而後才能排斥異己,拉攏房俊幾成必然,而房俊一旦進入中樞,以其能力、根基,轉眼間便將成就大勢……所以,將來房俊未必能夠權傾天下,但權重一時卻是必然。」

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隻要房俊進入中樞、位列宰輔,再想將其打壓,難如登天。

即便是威望如山的李二陛下,不也隻能將房俊挪到一個閒散的職位,而不是將其徹底逐出朝堂。

如今的房俊,羽翼已豐、尾大不掉……

岑文本頷首,道:「正是如此,不過時文兄還忽略了一件事,雖然房俊將來一飛衝天不可遏製,但終究魏王為儲亦或晉王為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蕭瑀恍然:「這是自然,魏王與房俊私交甚篤,兩人這兩年興辦教育合作無間,魏王對房俊極其信任,一旦魏王登基,必然重用房俊,甚至全盤接受房俊的理念,以之施行天下。與之相比,晉王對房俊的忌憚便多了一些,縱然將來不得不拉攏房俊,信任畢竟有限。」

聞弦歌而知雅意,他明白岑文本之所以有此問的意思——既然房俊崛起勢不可免,那麼就應當儘量阻止對方最大的優勢,從而使得自己這邊能夠占據更多主動。

簡而言之,支持晉王、打擊魏王,儘可能爭取輔佐晉王成為儲君,將來登基……

想了想,蕭瑀道:「這倒是也不難,晉王與魏王相比,劣勢在於年紀小、威望低,朝野上下未必心服。但也有優勢,那便是自小與陛下生活在一起,父子感情相較幾位兄長更為深厚,文德皇後臨終之時亦曾對晉王殿下念念不忘,私底下未必沒有叮囑陛下好好照料之類的話語。」

晉王不是陛下最小的兒子,卻是文德皇後誕下的最小的嫡子,地位非同凡響。

時至今日,蕭瑀依舊記得當年李二陛下每每犯倔,連魏征都規勸不止的時候,唯有文德皇後輕聲細語能夠安撫。所以太子、魏王、晉王三位不僅是陛下的嫡子,更因由文德皇後誕下,榮寵愈發堅固。

隻要文德皇後當年有那麼偏向晉王的一字半語,都極有可能引導陛下立儲之傾向……

岑文本頷首予以認可,補充道:「除此之外,魏王早慧,但性格浮誇,朝野之間早有其『類似煬帝』之風評,一旦成為帝王或許可重蹈隋煬帝當年好大喜功之覆轍,陛下定有顧慮。」

蕭瑀連連頷首。

民間風評能夠影響儲位歸屬,尤其是太子被廢之後,讓李二陛下繼續「廢長立幼」的道路將魏王置於不顧,而改立晉王為儲?客觀的說,影響甚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宗祧承繼」乃是漢室流傳千年之規則,廢一個太子已經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豈能連續廢掉兩個兄長而扶立幼子?

但是當這股風評盛行於朝堂之上,使得所有文臣武將、皇室貴戚皆對此認同,那麼影響就大了。

至於「魏王類似煬帝」之類的風評如何堂而皇之的喧囂於朝堂之上、流傳於勛貴之間,那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長此以往,足以對李二陛下的心念產生撼動。

手段很是簡單,捧一踩一而已,但最簡單的手段卻往往最有效。

岑文本耷拉著眉毛,似乎精力有些不濟,輕嘆一聲,緩緩道:「吾心力交瘁、無以為繼,這些事就依靠時文兄你去操持了。」

這話看似有些推脫之嫌,但蕭瑀卻求之不得,關切道:「身體重要,你才不過五十餘歲,往後好日子長著呢,應當小心靜養。這件事你儘管放心便是,吾一力擔之。」

誰主持此事,誰就要冒著「詆毀親王」的風險,但風險越大,往往也就意味著收益愈大。

統合朝中文官攻訐魏王,一旦成功,將會使得蕭瑀的威望、權勢更上一層樓,將來岑文本因病致仕,朝野上下,還有誰能夠與他抗衡?

*****

總是說「歷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然而歷史的每一個片段、每一處節點,卻皆是由人來創造。芸芸眾生、懵懵懂懂,但總會有人傑站在歷史長河之中,擺弄潮頭、引領風向,使得歷史按照他們的意誌出現便宜,最終會是惠及黎庶、或是禍延蒼生。

正與邪、對與錯,歷史沒有如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