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打草驚蛇.(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615 字 4個月前




冬日的太極宮花樹凋敝,唯有紅色的宮牆、金色的琉璃瓦在晴日裡增添幾分溫馨的色彩。▲𝐺𝑜𝑜𝑔𝑙𝑒搜索.𝑐𝑜𝑚▲

黃門侍郎李敬玄快步來到禦書房,因行走匆忙呼吸急促,呼出的白氣在清冷的空氣中若隱若現,行至殿門,向內通稟之後入內。

禦書房內,李承乾穿著一身常服坐在書案之後埋首案牘,牆角的獸爐之中燃著炭火,更有一縷檀香裊裊飄散,春暖如春、檀香沁人。

「陛下,有洛陽的急報。」

「哦?是何事?」

李承乾放下毛筆站起身,自書案之後走出來,服侍在一側的內侍忙遞上溫熱的手帕,李承乾接過擦了擦手,來到靠窗的地席上跪坐下去,捧起茶盞喝了一口。

李敬玄上前兩步,躬身雙手將急報呈遞給陛下,低聲道:「說是魏王抵達洛陽之前遭遇刺殺,不過魏王殿下洪福齊天,隻墜馬受了一些皮外傷,並未有性命之憂。」

李承乾楞了一下,旋即將茶盞重重放在茶幾之上,茶水激盪而出,破口罵道:「混帳!這幫人眼中還有沒有王法律令,對於皇權可還有半分敬畏?簡直放肆!」

李敬玄低眉垂眼,這等話語他不敢附和,說什麼都不對,隻能沉默。

李承乾罵了一句,麵沉似水,接過急報仔仔細細看了一遍,而後丟在一旁,冷聲問道:「魏王居然不承認自己遇刺,嗬嗬……依你之見,刺客是何人?」

李敬玄微微躬著身子,小心翼翼道:「微臣見識淺薄、地位低賤,不敢胡亂揣測。」

刺客是誰?

誰都有可能,有可能是宗室,有可能是房俊,甚至有可能是麵前的陛下……

哪一個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超過百人的騎兵發動襲殺,當真想要去查的話其實並不難,命令下到「百騎司」,或許用不了兩天李君羨就能將證據拿到陛下麵前,可問題在於就算查明了誰是凶手,又能如何?

非但於事無補,甚至有可能使得陛下落入被動——既然證據確鑿,對於刺殺親王此等大罪,是否要嚴厲懲處?

很顯然,極大的可能是無法懲處、不了了之。

說到底,陛下登基日短,實力不夠、威望不足,遠不是當初太宗皇帝在位之時的隨心所欲。

連魏王死裡逃生之後都全盤否認遭遇刺殺,豈不正是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更甚於追兵之刀槍?

隻能緊緊閉上嘴巴,以免禍從口出。

況且陛下雖然仁厚,政治天賦似乎也不如太宗皇帝,但思維敏銳聰慧無比,未必需要旁人告知他到底是誰刺殺魏王,心裡必然是有數的。

果然,李承乾似乎並未奢望得到李敬玄的回答,沉默少頃之後幽幽一嘆:「都不省心啊。」

李敬玄目光微動,陛下口中這個「都」字頗有些意味深長……

李承乾拿起茶盞又喝了一口茶水,問道:「對於裴懷節建議魏王入住紫微宮之事,你怎麼看?」

陛下提問,一次可以說我不知道,但第二次就不能如此了,必須拿出一些意見才行。

李敬玄想了想,道:「隻怕洛陽世家未必歡迎魏王殿下前去,畢竟洛陽留守這個職位權力太高,更淩駕於河南尹之上,無論魏王殿下有什麼動作,都將損害到洛陽世家甚至與南陽門閥的利益,裴懷節此舉未必是想要陷害魏王,倒更像是一個警告。」

李承乾緩緩頷首,予以認可。

自東漢以來,南陽世家的勢力便極其雄厚,其間輔佐曹操爭霸天下,名噪一時。即便其後在與河北士族的競爭之中落敗,但根基未失,縱然衣冠南渡之後,也很快恢復元氣。

別看南陽世家沒有七宗五姓那樣的當世豪族,但彼此之間聯姻締結、枝蔓攀連,早已結成一體,勢力極其強大,若全體對抗李泰,隻怕李泰很難在洛陽打開局麵。

尤其是丈量田畝之事,必將遭遇抵製。

李敬玄道:「是否要給予裴懷節一些申飭,敲打敲打南陽世家?」

丈量田畝乃是陛下登基之後最重要的一項國策,攸關帝國政局構架以及發展方向,不容有失,如果任由南陽世家結成一片、予以抵製,恐怕會導致整個天下的世家門閥望風竟從,後果極其嚴重。

李承乾卻搖搖頭,淡然道:「不必理會,不要小瞧魏王的手段,隻要他想,就一定有辦法不負使命。」

關鍵在於魏王想不想……

而這又何嘗不是對魏王的一次試探呢?

排除萬難推行國策,還是團結南陽世家反向朝廷施加壓力,代表著魏王完全不同的兩個立場……

讓內侍續了一杯茶,李承乾道:「這些時日將手裡的事情處置好,完成交接,帶到書院重開,便過去擔任書院院丞,協助越國公將書院好好經營,這可是許多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要珍惜機會,好好辦事。」

李敬玄恭聲道:「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