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急於脫身.(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606 字 4個月前




第4593章 急於脫身

「賀蘭淹之後,賀蘭部再無傑出之人物,加上其根基已損、權勢不在,早已淪為末流,得知有人串聯關隴舊部或許有幾分可能,但假若當真有人暗中收攏甲冑、弓弩,絕無可能讓賀蘭楚石得知。【Google搜索】現在賀蘭楚石瀕臨末路,希望戴罪立功,他說出的話又不太可能撒謊,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故意讓他知曉這些暗中之事,可賀蘭楚石本身並無才能,賀蘭部也今非昔比,又有什麼值得旁人對他加以籠絡甚至以核心秘辛相告呢?」

岑長倩口齒伶俐、條理清晰,將心中懷疑直接道出。

玄奘沉默飲茶,充耳不聞。

房俊略微思索,頷首道:「這番猜測不無道理,賀蘭楚石有否供人串聯關隴舊部、收攏甲冑弓弩的是何人?」

「在下已經將賀蘭楚石送去『百騎司』,此事若當真,那就涉及謀逆大案,並不在大帥您職權範圍之內,又何必牽涉其中,徒惹麻煩?而且以我之見,此事未必不是針對大帥,大帥既然將要趕赴鹽池整頓鹽務,何不早走一步、置身事外?」

現在的房俊不僅丟失了左右金吾衛的兵權,更是連一個正式的職務都沒有,「尚書右仆射」的官職更像是一個虛銜,他自己從未前往尚書省履任,李承乾也對此不聞不問、樂見其成……

位置很是尷尬,還不如早早前往鹽池,脫離長安這個巨大的漩渦。

若是晚上一步,怕是想走也走不掉,所以岑長倩才快馬趕來通稟,以便於房俊早下決斷。

房俊對此予以認可:「那就這麼辦,下午我入宮覲見陛下,明日便離開長安趕往鹽池。」

見到房俊對自己很是認可、信重,岑長倩很興奮。

房俊便向玄奘告辭:「凡夫俗子淪落紅塵,總是這般冗事纏身、不得自在,他日若是厭煩了這樣過日子,說不得就要削發剃度、皈依佛門,每日裡聽大師講經、聞暮鼓晨鐘,倒也未必就不快活。」

玄奘展顏一笑:「若當真有那麼一日,貧僧親自給越國公剃度,且收歸門下,未來由你繼承貧僧之衣缽,錢帛自然是沒有什麼可以繼承的,但最起碼這大慈恩寺的主持方丈,旁人卻搶不走。」

岑長倩聽玄奘說的有趣,便笑起來,心想若當真有那麼一日,自家大帥說不得真就能成為天下佛門之領袖……

……

兩人告辭出了大慈恩寺,策馬向南而行,岑長倩回頭望往山門上方露出來的大雁塔的塔尖,感慨道:「素聞玄奘大師性情堅毅、百折不撓之風格,以為是一位不善言辭、迂腐古板的得道高僧,卻未想到這般平易近人、言談風趣。」

如此形象,實在是與玄奘的身份極不相稱。

房俊策馬而行:「這才是真正看透世情的宗師,不縈於物、不拘於情,豈是那些裝模作樣滿口仁義道德的所謂大師可以相提並論?任何事物發展到了頂點,都會返璞歸真直指本心,事如此,人亦如此。」

岑長倩仔細想了想,頷首道:「確實如此,大帥現在也有這般風采。」

「滾蛋!」

房俊笑罵一句:「長本事了啊,小小年紀就鑽營逢迎拍馬之道,當心誤入歧途。」

岑長倩忙道:「在下此言出自本心,絕無諂媚溜須之意!心底對大帥的景仰更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說得好,繼續不要停,由此直抵承天門下若敢停頓,軍法伺候!」

「啊這……」

岑長倩大囧。

*****

禦書房內,李承乾喝著茶水聽取了李君羨的稟報,略一沉吟,問道:「你覺得此事有幾分真、幾分假?」

李君羨很是謹慎,搖頭道:「微臣猜測什麼都沒用,此事乾係重大,定要好生偵查才行。」

這種事怎麼猜都是錯的……

李承乾點點頭,嘆了一口氣:「朕繼任已經兩年,大規模的叛亂也已經發生了兩次,可還是有人不甘於朕坐在皇位之上,不惜動搖江山社稷、血流成河也要將朕掀翻下去……難道當真是朕天怒人怨、不似人君?」

他本就是內心極為敏感之人,對待關於自己的一切評價都極為在意,「唾麵自乾」「一意孤行」之類的評語從來都與他無關。

而最應該支持他登上皇位的宗室一而再、再而三的發動叛亂、兵諫,嚴重影響到他的自信心,使他對自己產生嚴重懷疑,否則如何解釋所有人都要試圖將他掀翻趕下台取而代之?

李君羨恭聲道:「陛下乃千古未有之仁君,待人以誠、待事以實,或也正因如此,有些人覺得君子可欺之以方,實在尋常。」

這是好話,但未必真實,真實的情況是隻要攸關於皇位、隻要讓人覺得有那麼一絲一毫可以覬覦皇位的機會,就會有人甘冒奇險、孤注一擲,去博取那樣一個有可能的機會。

這與皇帝是否仁厚無關,隋煬帝暴戾霸道,楊隋宗室、關隴門閥又何曾消停過?太宗皇帝英明神武、雄才偉略,可自「玄武門之變」那一日起,宗室之中暗地裡野心勃勃圖謀取而代之的人還少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