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凶險重重(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627 字 3個月前




.

聽聞李神符的命令,李道立麵露遲疑。

李神符花白的眉毛蹙起,問道:「怎地,暗中聯絡這麼長時間,錢財流水一般花出去,難道還未有進展?」  李道立一臉難色:「進展自然是有的,很多人都給出了肯定的答覆,雖然不會主動做什麼,但承諾隻要咱們這邊掀起風浪,就會馬上跟進……可叔王你也知道

,這等承諾跟放屁其實沒什麼兩樣,事到臨頭,誰知哪一個跟進、哪一個旁觀、哪一個背刺咱們一刀?」  他本就反對暗地裡串聯那些宗室子弟、軍中大將,畢竟這等攸關身家性命的大事,給再多的錢、承諾再高的爵位和官位也不管用,事到臨頭,進退之間連他

們自己都不知怎麼選。  李神符忍不住了,怒罵道:「蠢貨!這種事本就隻能意會、不可決斷,到時候隻需局勢對咱們有利,他們自然知道怎麼選,若局勢不利,就算他們站在我們這

邊就能絕處逢生了?要的隻是他們袖手旁觀、隔岸觀火,而不是毫無準備之下站到咱們的對麵!」

事先有些溝通、打好招呼,等到事發之時那些人就知道不能急於站隊,這就是最大的利好。

而不是驟然生變使得人人自危,慌亂之下向自己這邊開戰……

你就算給一座金山銀山,誰會賭上身家性命毫不猶豫的支持你?

連這點道理都不懂,能辦成什麼大事?

李道立訕訕,不敢多言。  李孝協斜睨了李道立一眼,對李神符道:「叔王放心,我這邊都已準備妥當,幾個孩子已經散落各處,就近接觸那些宗室子弟、軍中將領,隻待事變,馬上予

以規勸、拉攏!」  李神符這才麵色緩和,誇讚道:「就是要這樣辦事,將所有事情都想在前頭,儘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而後全力而為、一往無前,是生是死、事成事敗

就交給上天決斷!古往今來,哪一次竊奪國器不是凶險重重、九死一生?若無不成功即成仁之決心,趁早回家摟著婆娘抱著孩子,否則必然拖累大家!」

李道立汗如雨下,忙道:「叔王息怒,小侄知錯,定謹慎行事。」  他現在心中慌亂,雖然覬覦「從龍之功」,憧憬著他日如李孝恭那樣大權在握被譽為「宗室第一郡王」,且封妻蔭子、子孫昌盛,可事到臨頭,「謀逆」失敗的嚴

重後果依舊讓他倉惶恐懼。

可事已至此,這條船行入江心,要麼橫渡長河抵達彼岸,要麼舟覆人亡一敗塗地,哪裡是他想下就能下?

*****

玄武門外,「百騎司」軍營。

入夜。

營房之內,李君羨聽著窗外的雨聲以及遠處傳來隱隱的吵雜之聲,隻覺得心煩意亂,將手中文牘摔在桌案上。

當年太宗皇帝設立左右屯衛拱衛玄武門,其後又從這兩支軍隊當中擇優抽調將校兵卒組建「百騎司」,所以軍營也就放在距離左右屯衛不遠的地方。  現如今左右屯衛已經裁撤,原班舊部以及各處抽調而來的精兵強將整編成為左右金吾衛,職權較之以往的左右屯衛大大增強,成為拱衛京畿最為重要的軍事

力量。

新軍初成,自然要大加訓練,沒日沒夜的人喊馬嘶之聲吵得一牆之隔的「百騎司」不堪其擾……

再加上如今宮內宮外、朝野上下暗流湧動,「百騎司」上上下下煩躁不堪。

更別說今日白天的時候陛下居然掌摑皇後,宮闕震動……

門外腳步聲響,李君羨回頭看去,便見到自己的副手李崇真邁步進來,施禮之後道:「末將見過將軍,不知將軍相召,有何吩咐?」

李君羨回轉書案之後坐下,目光幽深的看了李崇真一眼,問道:「郡王如何答覆?」

李崇真恭聲道:「末將前去報訊,家父正與越國公談話,末將報訊之後便即回來,家父未有答覆,隻是與越國公隨即入宮。」

李君羨無奈揉了揉額頭,嘆了口氣:「一個兩個都是老狐狸,不肯沾染半分,可宮闕之內暗流湧動,他們不出手的話,我又能為之奈何?」

陛下掌摑皇後,不到半個時辰之內無數消息從禁宮送出,朝野鹹聞,他設在暗處的崗哨卻隻察覺不到半數,另外一半的消息根本不知何人送出。

原因很簡單,必然是自己設立的崗哨泄露出去……

堂堂「百騎司」統領,負責皇宮大內的禁衛,尤其是肅清內應、細作,如今卻麵對這個處處漏風的宮城束手無策。

不是不能將那些人全部抓起來,而是那些人不過是一個眼線、一個喉舌而已,除去將有價值的消息向外傳遞,其餘一概不知。

不知自己的上線是誰,更不知主使是誰,這種眼線、喉舌就算拔掉,於事無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