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釜底抽薪(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821 字 2個月前




.

習君買見勒庫姆態度良好,這才神色緩和一些:「第二,為了便於與呂宋通商,大唐需要一處優良的港口用以運輸貨殖、停靠船舶,但你們根本無法修築大型港

口,所以大唐出錢在呂宋購買一處土地用以自建港口,地址就在林加延灣。」

大唐是否需要與呂宋通商,在座三位酋長並不清楚,但他們清楚呂宋需要與大唐通商。  但凡見識過大唐運來的絲綢、瓷器、玻璃、美酒等等奢飾品,就沒人能夠拒絕與大唐通商,若是有朝一日這些東西沒了,不可想像那將會是何等昏暗的歲月

他們是酋長,舉族之力供奉一人,自然要錦衣玉食最好的享受,若是不能享受這世上最好的東西,如何彰顯自己的尊貴?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況且人家大唐從呂宋運走的黃金、稻米都是等價交換,又不是搶。  最重要的是三大部落還處於較為原始階段,並無「國家」之概念,自然也就沒「領土」之類的意識,他們之間千百年來打來打去,彼此控製的土地不斷變更,今

日歸你、明日歸我,給大唐一塊地又有什麼了不起?

更何況人家是「買」,至於拿多少錢買根本不是問題所在,大家要的是這份「尊重」……

三大酋長互視一眼,甚至連價格都沒談,便意見一致、當即拍板:「沒問題。」

勒庫姆為了表示臣服之心,補充道:「需要人力的時候隻管開口,多少人都可以,無需支付工錢,管飯就行。」

另外兩位酋長很是懊悔,如此落人情的好事被勒庫姆搶了先,很是不爽的表示他們也行。  習君買道:「第三,沿著林加延灣向北的山裡有很多巨木,『東大唐商號』準備租賃這些山林採伐木料,會支付一些費用,但是在租賃期內,這一區域內由大唐

行使主權,諸位無權乾涉。」

三大酋長這次沒有很痛快的答應,不是他們敢於拒絕大唐,而是有些困惑。  他們都知道那些山林之中有著數之不儘的參天巨木,但是木材也能賣錢嗎?那可都是開天辟地之時便存在的山林,億萬年間就那麼自生自滅,有些時候一場

山火燒個精光,百餘年後又再長成……從來不曾多看一眼的東西,居然也能賣錢?  勒庫姆試探著問了一句:「租賃山林當然沒問題,想租多少年就租多少年、給不給錢都無所謂……但是那種巨木遍及呂宋島,既然大唐需要,那麼我們是否也

可以在別處開採,然後賣給大唐?」

習君買欣然道:「自然可以!隻要等級合格,有多少大唐要多少。」  現如今的大唐隨著巨額財富的湧入,全國各地都在大興土木搞建設,使得山林採伐過度,許多生長了幾百上千年的山林都被砍伐一空,蜀中、嶺南等地雖然

也有巨木,但運輸不便,遠不如自海外採購來的便宜、快捷。

缺量巨大,供不應求。

三位酋長大喜,這可是一條來錢極快的財路。

諸事一定,馬上簽署契約。

習君買代表大唐簽下文字,心中鬆了口氣。

……  送走三位酋長,楊胄不解的問:「區區蠻夷之地,占了也就占了,他們還敢反抗不成?何必花錢購買一塊土地呢?還煞有介事的簽署合約,多此一舉啊。如今

大唐強盛,占了他們的地他們也不敢多言,他日若是大唐衰落,顧不得海外之地,縱然有契約在此他們也會食言。」

錢倒是不多,區區幾千貫的絲綢、瓷器、玻璃而已,但他認為完全沒有必要。  習君買喝了口水,耐心解釋:「天下大勢起起落落,大唐也免不了有國力傾頹、顧不得海外之地的時候,現在這些海外土地或許都將被當地土著侵占,撕毀契

約……可是當大唐再一次興盛,如何拿回這些土地?咱們大唐居於天下之中、禮儀之邦,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楊胄恍然大悟:「就比如安南、占城那樣?」

當年伏波將軍平定「二征起義」,立銅柱以為交界,其柱有銘文「銅柱折,交趾滅」,其後越人每過其下,以瓦石擲之,遂成丘。

及至水師出兵安南,口號便是「安南自古以來華夏之地」,便是因為有伏波將軍埋設之銅柱,此青史銘記,越人無可抵賴,所以水師出師有名。

呂宋亦是如此,隻要購買土地一事載於史冊、又有地標銘記,就不怕被當地土著侵占。

隻要將來有國勢強盛之時,大軍遠渡重洋而來,一句「此自古以來唐之領土」便可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楊胄心悅誠服:「怪不得水師每至一處最喜歡乾的事便是立屆石、刻銘文,甚至南海之上一處島、一塊礁都不放過,即便他日種種原因丟失此地,等到有力量

收回之時,一句『自古以來』便可名正言順、堂堂正正!此遠見卓識,嘆為觀止!」  習君買哈哈大笑:「此越國公創建水師之初便嚴令這般,水師上下奉行不悖,我們不僅要開疆拓土,更要給這些土地刻上字、蓋上印,讓它永遠屬於漢家領土

!」

楊胄讚嘆道:「越國公運籌帷幄、功在千秋,當世之豪傑也!」

兩人吹捧了房俊一陣,親兵來報,說是勒庫姆求見……

楊胄奇道:「這廝去而復返,該不是反悔了吧?」

習君買霸氣十足:「他敢?!今夜他若反悔,明年此時便是他所有『他加祿人』的祭日!」

真以為唐人不殺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