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時代變了(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760 字 2個月前




.

房玄齡瞬間明白了其中原委。  蕭瑀今日之所以試探自己,明顯是世家門閥麵對海外的龐大利益坐不住了,他們未必有不臣之心,可能一心逐利,但由此而使得帝國陷入隱患之中,卻絕對

不是好事。  國內麵臨的打壓太過嚴重,壓得世家門閥喘不過氣來,享受了幾百年恣意索取的優渥生活,如今驟然束手束腳、這個不行那個不準,便開始將目光徹底瞄向

海外,隻不過這回不是之前希望通過海貿賺取大量利潤,而是直接將勢力延伸出去,徹底逃脫帝國的鉗製。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

怎麼可能!

蕭瑀點點頭:「我當然知道這些,所以玄齡的意思呢?」  房玄齡麵容嚴肅,看著蕭瑀,語氣誠摯:「如今貞觀書院重建,學子較之以往增加了三成不止,全都是資質上佳、聰慧伶俐之輩,無奈師資力量匱乏,教師隊伍難以為繼。時文兄文採風流、經義不凡,堪稱江南文壇之領袖,既然致仕之後無所事事,何不舉家北上趕赴書院擔任一介教諭,教書育人、為國量器?他日桃

李滿天下,也未嘗不是一件快事。」

沒有客套,沒有委婉,一張嘴便徹底將蕭瑀的心思堵死。  蕭瑀沒想到房玄齡不僅徹底拒絕,反而截斷所有可能,看似玩笑一般建議他回京教書,實則卻是最後通牒,若是他不肯離開江南回到長安,房玄齡很可能上

書陛下對蘭陵蕭氏施以更為嚴重的打壓。

一旦那種情況發生,蘭陵蕭氏的超然地位便會遭受挑戰,江南有太多世家門閥想要取而代之……

不由苦笑道:「何至於此?」

房玄齡麵容嚴肅、語氣凝重:「時文兄可是怪罪在下過於苛刻、不通人情?實不相瞞,在下不僅是維護朝廷法度、剪除隱患,更是為了蕭家著想。」

蕭瑀挑了挑眉毛:「願聞其詳。」

一邊打壓我蕭家完全不顧平素交情,一邊還要裝模作樣擺出一副「為我好」的架勢,都說你房玄齡是方正君子,卻原來這般厚顏無恥。

房玄齡親手給蕭瑀斟茶,溫言問道:「蕭氏源自酇侯、前將軍,傳承至今將近千載,其間承嗣不斷、香火不絕,不知何以為繼?」

「酇侯」是漢相蕭何,「前將軍」是蕭何六世孫、漢代大儒蕭望之,這兩人一直被蘭陵蕭氏奉為始祖。

蕭瑀便有些尷尬。

不是因為房玄齡問他蘭陵蕭氏傳承千年何以為繼,而是那句「承嗣不斷、香火不絕」……  與「崔氏」「王氏」「朱氏」等等悠久歷史傳統的文化士族相比,蘭陵蕭氏真正崛起於南朝中後期,是典型的「晚出門戶」「大器晚成」,在當時重視門第的社會風氣

之下,蘭陵蕭氏倍感羞愧。  於是乎,在相繼取得南齊、南梁的統治地位,真正一躍成為頂級門閥之後,不斷修訂、完善自己家族的譜牒與世係。《南齊書》與《梁書》都將南渡之前的蘭陵蕭氏譜係直追至漢代的蕭何、蕭望之等,且代代相延,毫無缺漏,最令人生疑,這顯然是《南齊書》作者蕭子顯及其同時代人的編造。六朝時代,世家大族無不修定譜牒,這是當時普遍的社會風尚。南朝時期,隨著蘭陵蕭氏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他們自然要追溯其家族的淵源,攀附歷史上的名流盛族,西漢的蕭何

、蕭望之為世所公認之名臣,於是蕭氏追為祖先,這是很自然的事  天下著名的大儒顏師古曾對此予以考證,言蕭何與蕭望之二人籍貫不同,但《南齊書》載蕭望之為蕭何六世孫,顯然與《漢書》所載矛盾,明顯缺乏依據。

《漢書》的作者班固等生活於兩漢之際,對當時重要人物的血緣關係與家世傳承應當是很清楚的,如果蕭望之為蕭何之後,相信他不會漏載。  顏師古更直言:「近代譜諜妄相託附,乃雲望之蕭何之後,追次昭穆,流俗學者共祖述焉。但酇侯漢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孫胤緒具詳表、傳。長倩巨儒達學,名節並隆,博學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變,年載非遙,長老所傳,耳目相接,若其實承何後,史傳寧得弗詳?《漢書》既不敘論,後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

,斷可識矣。」

直接指明蘭陵蕭氏所謂之傳承確係偽造,塗脂敷粉、牽強附會。

當然,當世諸多所謂傳承久遠的門閥大多乾過這種事,唯恐顏師古來了興致挨個士族去追根溯源,嚇得紛紛趕赴長安,苦苦哀求這位當世名儒就此作罷……

但無論如何,這都算是蘭陵蕭氏身上擦不去的汙點,蕭瑀辯無可辯,豈能不尷尬?

他覺得房玄齡是在打自己的臉,所以很是不悅,語氣冷硬:「蘭陵蕭氏自然耕讀不輟、詩書傳家,玄齡有何疑問?」  房玄齡奇道:「既然如此,蕭氏何以孜孜不倦的追求更多錢財,即便海貿之利遠勝於土地產出之十倍、百倍,卻依舊想要遠渡重洋、奔赴番邦?離了這片土地

,蕭氏累世傳承之詩書有何用處?去教化番邦蠻夷,將華夏之儒法開枝散葉嗎?」  蕭瑀情緒有些低落:「你以為我願意嗎?可現在陛下對世家門閥之打壓日日加重,終有一日要掘斷吾等傳承之根基。你青齊房氏小門小戶,未必能夠體會吾等

之苦悶淒涼。」  與五姓七宗相比,青齊房氏的確是小門小戶,一根主脈旁支希少,隻要有房家父子屹立不倒,整個家族便興旺無憂。但如蕭家這樣的世家大族不同,支脈繁

盛、人丁眾多,單隻是依靠蕭瑀一人根本無法顧及,需要更多的子弟走上仕途、攫取權力,再反哺家族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