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農莊老僧(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625 字 1個月前




.

唐儉老淚縱橫,摸著兒子的頭頂,哽噎道:「你們都是好孩子,各個都是有誌氣的,可若是旁人也就罷了,高平郡王乃是宗室,無論他何等不堪可到底是宗室子弟,咱們可以不敬他,卻不能不敬皇家、不能不敬高祖血脈。當真心有不平之氣,不是打上門去尋誰的晦氣,而是要建功立業,有了功勳在身,誰敢輕視咱們唐

家?若能那樣,為父縱然馬上身死也了無遺憾了。」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往昔的功勳成就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最重視的就是子孫後代的成就,能夠有一個有出息的兒子,那是比金山銀山、高官顯爵更為欣慰的東西,長孫無忌明知道李承乾並不會將他賜死卻毅然決然的服毒自儘,是因為走投無路嗎?並不是。真正的原因在於長孫家有出息的兒子一個一個的相繼死去,

作為一個父親、一個家主看不到半點家族振興的希望,陷入絕望、生無可戀而已。  自己的孩子們能夠在李道立挑釁的時候選擇隱忍,沒有毛毛躁躁的直接衝突,又能在自己表現出憤懣的時候選擇不管不顧亦要出一口氣,既有對於局勢的審

視、又有作為兒子的擔當,已經很好了。

雖然不如房玄齡有房俊這樣一個驚才絕艷的兒子,不能被讚譽一聲「生子當如房遺愛」,卻也無限滿足了。  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並未消弭無蹤,無論唐家如何表態,宗正寺都要整肅法紀、給唐家一個交代,韓王李元嘉匆匆離去處置此事,不過想來最終也不過是喝

叱幾句、罰金若乾,僅此而已。  晚間坐在一處守夜,幾位親王都湊到房俊身邊,房俊拍了拍李惲的肩膀,摸了摸李愔的頭頂,笑著讚許道:「都很不錯,不僅僅是能夠在旁人攻擊陛下的時候

站出來維係陛下的威望,最重要是兄弟一心、共同進退,足以告慰太宗皇帝在天之靈,他會因為你們這些兒子而感到驕傲。」

李二陛下一輩子都在致力於兒子的教育,絞儘腦汁、使儘手段想要自己的兒子兄友弟恭、精誠友愛,卻失敗得一塌糊塗。

……  豫章公主的喪儀規製很高,僅次於皇後喪儀,由禮部、宗正寺、鴻臚寺共同負責主持,鴻臚寺卿崔仁師監護,禮部右侍郎鄧世隆、宗正少卿李孝逸二人為副

李承乾輟朝三日,朝廷官員全部前往弔唁,因故不能親至者,要寫表予以說明,如果理由不充分甚至會遭受禦史彈劾、處罰極為嚴重。  宮中賜衣五十副,賻錢一百五十萬,各色布帛一千匹……賞賜之豐厚,直接將規製拉滿頂格,足以見得皇帝對於豫章公主之重視,當然其中也有唐儉勞苦功

高之原因。

原本還應當由鴻臚寺與欽天監一起負責勘察選擇墓地,不過李承乾下旨豫章公主陪葬昭陵,這一環節便免去。

頭七之日,東平郡王李道立親至唐府,眾目睽睽之下賠禮道歉,唐儉執其手入府,寬容大度、隔閡頓消。

等到豫章公主下葬,鬨鬨哄哄的喪儀徹底結束,關中已經進入最為酷暑難耐的季節……  儘管關中大地酷暑難耐、太極宮內猶似蒸籠一般,但李承乾絲毫沒有前往驪山或者九成宮避暑的想法,就窩在武德殿內不動分毫,身邊禁衛森嚴,不予任何

人可乘之機。  李承乾做夢都想向太宗皇帝證明他是個合格的皇帝,縱然不如太宗皇帝那般雄才偉略,卻也絕對不比其他人差,但現在卻能穩得住心神,麵對朝野上下、宗

室內外紛紛擾擾的潛流激盪不貪功冒進,如此做法獲得了一致好評。  皇帝就應當是這樣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立於不敗之地,打天下的皇帝可以行險一搏,做天下的皇帝為始終要以穩妥為上,否則整日裡局勢動盪又讓滿朝文武

何去何從?  連續多日喪儀使得高陽公主極為勞累且傷心過度精神萎靡,恰好中元節將至,房俊索性帶著留在京中的家人出城前往驪山避暑,待到中元節過後天氣涼爽再

回長安。  一大清早仆人便收拾了諸多衣物日常用品裝了幾輛馬車,房俊又邀請了金德曼,金勝曼與姐姐共乘一車,在數十親兵部曲的簇擁之下出了春明門,浩浩蕩蕩

前往驪山行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