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 (1 / 2)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967 字 1個月前




.

在大唐的權力構架之中分為三大集團,世家門閥、勛貴集團、李唐宗室。  世家門閥根深蒂固利益糾纏,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們屏蔽了中樞與百姓之間的溝通,使得「政令不得下鄉」,國家要依靠他們去治理百姓、統治江山,自

然不可擅動。

然而與之相比,勛貴集團與李唐宗室才是真正不能觸動的存在。

之所以不可觸碰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為直接也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兩大集團的根基都在關中,而作為帝國京畿的關中地區絕對不能亂……  西明寺乃是天下名寺,等閒人根本不可能與之有所交集,更遑論將土地投獻於寺產名下幫助避稅逃稅,所以從西明寺的帳簿之中查出投獻土地之所有者,不

是勛貴就是宗室。  書吏的擔憂是有必要的,咱們的任務是「清查寺院道館之產業,厘定其所應繳納之合理稅額」,既然寺院道館的田產也需要繳稅,又何必多次將這些田產從寺

院道館的名下剝離出來呢?

隻要繳稅就好了,管它到底是誰家的產業呢?  這是正確的為官之道,但馬周對此不以為然:「無論誰家兼併而來這些土地,都已經使得數百家農戶家無恒業一朝破產,而那些人依仗權勢依附於農戶身上敲骨吸髓,若不能予以嚴懲,此風必將盛行下去,長此以往民無恒產、國將不國,斷不可縱容包庇。此事無需多言,無論發生什麼後果自有本官承擔,你等隻管依

令而行將事情辦的妥妥當當即可,去吧。」

「喏。」

書吏憂心忡忡卻不敢違逆命令,隻得轉身回去召集了十餘人組成一個臨時小隊,出了衙門直奔萬年縣衙。

馬周坐在值房裡喝了口茶水,將自己的長隨叫進來,吩咐道:「馬上去往明德門外告知越國公,就說讓他小心警惕。」

「喏。」

等到長隨出去,馬周放下茶杯,起身負手站在窗前,看著窗外一排枝繁葉茂遮擋濃蔭的樹木微微出神。  這是早就預設的契機,希望能夠由此引發宗室內部的分裂、對立,但此舉之風險極大,因為誰也不知道在麵對宗室內部即將對立之時,那些人會否鋌而走險

提前發動,更不知其由何處開始發動、以及發動之規模如何。  但這個風險是必須要承受的,不然敵人始終躲在暗處上下串聯、攪風攪雨,時刻麵臨敵人的威脅著實太過被動,隻需將敵人從宗室之中分離出來,無論立即

剪除還是予以監視都能奪回主動。  佛道兩派的盛會使得長安城人口激增、治安混亂,這是那些人提前發動之契機,但也給了四衛兵馬集結布防掩人耳目的藉口,現在就看那些人敢不敢提前發

動,以及發動起來是何等威勢。

……  萬年衙門之中一片忙碌,隨著佛道兩派盛會同時展開,不僅進入長安的僧道幾十上百倍的增加,與此同時今日長安看熱鬨的民眾、販賣各種商品的小販無以

計數,甚至就連平康坊的青樓楚館都大肆邀請其餘地方的名妓前來打響自己的招牌……  平常時候長安的常住人口就已經超過百萬,如今更是暴增二十萬有餘,長安城內所有的客棧、旅館、乃至於城外的驛站、平康坊的妓館早已人滿為患,對於

治安的壓力可以想像。

誰都知道這一次佛道兩派的盛會預示著彼此之間爭鬥的開始,這將是一場巨大的風波影響深遠,沒人願意因為自身的失職而被動的捲入其中。

所有官吏都時刻關注著長安城內發生的任何事情,但凡有一絲風吹草動都要全力鎮壓,確保不會引發亂子。

所以等到京兆府的官吏闖進衙門,直接要求封帳、查帳的時候,萬年縣的官吏們一時愕然,這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忙著丈量田畝清查資產厘定稅率呢?

再者說來,當下這個關口首要之事是保持局勢穩定,維穩是重中之重,這般封帳查帳顯然是有所針對,豈不是主動引發紛亂之危機?

京兆府的人瘋了嗎?  京兆府一眾官吏見萬年縣官吏踟躕不行、欲言又止,頓時不滿,拿出馬周的手令:「京兆尹手令在此,爾等需配合吾等行事不得有違,若是有所延誤,嚴懲不

貸!」

萬年縣官吏並未因此鬆口氣,按理說既然有手令那就好辦了,他們不過是奉命行事而已,所有後果都由馬周承擔想推卸也推卸不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誰都明白這意味著這些田地從此之後再不歸原本那些寺院所有,而這些土地真正的主人將因此損失慘重,那些人是誰他們這些地方官吏清清楚楚,所以一個

個嚇得麵色蒼白瑟瑟發抖。  卻也不敢違令趕緊打開庫房,在密密麻麻擺滿庫房的書架上尋找到一摞摞沾滿灰塵的文書,搬到值房裡任由京兆府官員查看,然後配合對方找出那些特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