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是嫡是庶(第二更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649 字 2023-04-12




提及嫡庶,舒舒沉默了。

上輩子的時候,她對古時候的嫡庶印象,就是正妻生的是嫡子女,妾室生的是庶子女。

沒有什麼可爭議的。

這輩子見識過的,卻不是如此。

側室居然是妻,不是妾。

側室所生的,也是嫡子嫡女。

所以大清帝係傳承,一直是嫡支傳承。

太宗皇帝與世祖皇帝都是嫡皇子。

直到康熙皇帝,才有了庶皇子登基的先例。

前些年皇室與宗室之間關係緊張,就有康熙皇帝出身不能服眾的緣故。

康熙將幾個庶兄弟,直接封到和碩親王,不符合《大清會典》,就是為了抬舉他們,壓製宗室王爺。

因為他分的是上三旗佐領,不涉及到下五旗的權利與人口,宗室也就沒有人出麵反對。

不過大家也看出來,這位皇帝對於嫡庶之別,有些敏感。

誰也不會想到,到二十三年,康熙為了遏製宗室爵位的泛濫,自己就提了嫡庶之別,並且抑庶尊嫡。

規定了側福晉所生子女不再與嫡福晉子女一體封爵,要降兩等。

至於妾室所出庶子,隻有貝子以上的宗室才封庶子,給與爵位中的最低等,奉恩將軍。

至於貝子以下的宗室所出庶子,則都是閒散宗室,不予封爵。

按照這個分法,太宗皇帝與世祖皇帝也不能算是嫡子,大家的出身就都差不多。

不過在宮裡,規矩還是不同。

宮裡的阿哥,不是隻分嫡庶兩等。

而是分了好幾等。

太子一等。

貴妃之子一等。

四妃之子一等。

嬪子一等。

剩下庶妃所出的阿哥一等。

要是嚴格按照《大清會典》的規定,這些庶妃之子,往後的封爵都不會高。

七阿哥是特殊例子,按照妃子來的。

可是十二阿哥往後是貝子,跟上麵的阿哥是一樣的。

康熙這個皇父,好像對十二阿哥還頗為信重。

舒舒發現了盲點。

康熙對這個兒子,很滿意啊……

*

乾清宮西暖閣。

康熙正在聽趙昌說著直郡王府大殮之禮。

逝者已矣。

康熙在乎的,還是大阿哥這個長子的狀況。

「王爺今早已進粥米……」

趙昌既是心腹,自是曉得主子最在意什麼。

說完大殮之事,他就說起大阿哥日常。

「昨日王爺叫人將小阿哥的奶嬤嬤同保母嬤嬤都捆了,幾位小格格的身邊人,也叫王爺訊問了一遍……查實有人買通了小阿哥身邊人,不僅要給小阿哥穿綢,還要借著守孝之名,給小阿哥減食……」

康熙的臉色發黑。

宮裡早年傳下的習俗,小孩子生病,淨兩天腸胃。

可那是生病的時候。

平日裡飢一頓飽一頓還有好?

偏生兩、三歲的孩子,話都說不清楚,也不會告狀。

壞了根基的話,就是又一個九阿哥。

「不用驚動阿哥,你給朕好好查,朕倒是要看看,誰敢謀害皇孫阿哥……」

趙昌躬身應了。

他猶豫了一下,道:「四貝勒前日囑咐人封口,隱下了九福晉為大福晉修容之事……」

康熙不解:「這有什麼好瞞的?」

況且發話的還不是郡王府的主人大阿哥,而是四阿哥,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管的太寬?

趙昌躬身道:「今早大殮前,不少宗親福晉見了大福晉遺容,都打聽修容的人來著,估摸是想要等到遇事的時候請過去……」

康熙聽了,眉頭舒展。

要是那樣,老四此舉,倒算是周全。

皇子福晉金貴,輕易沒有人敢開口勞動她。

可要是開口的,都是宗親長輩,就不好回絕。

一來二去的,倒是成了仵作之流似的,失了尊重,也落不下什麼好。

之前康熙沒發現。

九阿哥囉嗦了一遭,康熙覺得不僅老七是「麵冷心熱」,老四也是如此。

比較有哥哥的做派。

再想想這些日子幾個年長的阿哥都是齊心協力幫著大阿哥治喪,康熙的心裡覺得欣慰。

兄友弟恭。

至於下頭小的……

十阿哥……

略過……

十二阿哥……

略過……

十三阿哥……

向來懂事……

十四阿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