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更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642 字 2023-04-12




除了生死,無大事。

舒舒就是極想得開之人。

所以即便為了八阿哥暗搓搓的高興一下,也隻是一下而已,隨後就撇開。先過好自己的日子。

倒是九阿哥這裡,即便被舒舒與十阿哥給勸下,不直接出宮探望八阿哥,可次日一早,也早早的打發何玉柱出宮。

而後,到了內務府總理衙門,九阿哥就拿著各處的差事檔案。五阿哥嶽父張保住大人,已經從六部升調內務府郎中。

就在內務府衙門這裡當值。

隻是這是胞兄的老泰山,自己也要客氣著,恭敬幾分,怎麼使喚?還是榮養為主。

九阿哥看到一個人名,就打發筆帖式去禦膳房值房傳人。傳得不是旁人,就是二所宮女子核桃的那個主事親戚。這是一個聰明人。

早在九月裡隨扈的時候就給九阿哥請過安。

可是隨後的兩、三個月,都安安分分的,並沒有一味攀附。

反倒是行在膳房的差事,做的妥妥當當,委屬總管做得儘職儘責。嘴巴比較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在禦膳房宣揚與九阿哥的淵源。九阿哥覺得這個人嘴巴挺緊的,進退也有度,或許可用。

但是禦膳房的地盤早已被馬佳氏、烏雅氏瓜分乾淨,連帶著衛嬪家都有一席之地。上頭的高品缺,也都是這三家族人姻親瓜分。

這人即便北巡的差事做得好,以六品主事代了行在總領差事,可是回到京城,就隻能打回原型。

禦膳房主事上頭,還有禦膳房尚膳一人,正四品,副尚膳四人,是正五品。

因為榮妃族人從禦膳房清退,原本空缺了一個副尚膳,可惜馬上就被人盯上,走了門路補上。

這主事摸了個邊邊。

想要再進一步,並不容易。

少一時,筆帖式領了那主事來了。

「奴才高衍中見過九爺,請九爺安.……"這人進來,就打了千禮。

九阿哥擺擺手,示意他起來,看了兩眼。還真是個穩得住的。

回宮後權利交了,恢復到平平狀態,依舊是不驕不躁的。九阿哥心中好感更升了兩分。

「你家是內務府老戶?」

「回九爺的話,正是如此,奴才家世居遼陽,太祖朝先祖父來歸……」高主事恭謹回道。

太祖皇帝曾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從那個時候算,也是將近八十年,「家裡出了職官沒有?」

九阿哥接著問道。

「先父生前曾在直隸兵備道任上……」高主事回道。直隸兵備道,正四品。

已經是中級官員,不算低了。

要知道五品就是一道坎,沒有關係與本事,很難跳過去。而且跳出內務府的職缺,很是不容易。

九阿哥點頭道:「禦膳房的缺有限,都是妃主、嬪主族人,不好輕動,爺想要調你

來總管衙門這邊……就是郎中的位滿了,先在主事上再磨些日子,回頭看哪裡出缺再補過去.……

高主事忍了激動道:「九爺大恩,奴才感激不儘,全聽九爺吩咐.……」說到這裡,他猶豫了一下,從袖子裡掏出個冊子來,雙手奉上。

「這是奴才在禦膳房當差這幾年記的手劄,記的是禦膳房的人事,因前兩個月馬家的人調離,換了不少新人進來,需要刪減補充些,就想著過陣子再孝敬給九爺,做個參考.……

今日要離了禦膳房,那往後也不用記了,今日就奉上。九阿哥好奇接了,打開第一頁。

實際上並不是記錄什麼私密。

第一頁就是禦膳房首領四品尚膳的姓名,履歷這些,而註明管轄範圍,以及手下的姻親子弟。

沒有備註與後宮妃主的關係,卻是細微提點一句。翻了幾頁下來,九阿哥覺得自己還真是撿到寶。

各種消息,都是仔細打聽就能打聽好的,難得的是匯總整理。看了這個冊子,整個禦膳房的勢力劃分一目了然。

幾位尚膳、副尚膳管轄與關係也十分清晰。要是九阿哥不想插手禦膳房,那就無所謂。要是想要插手,還真是可以作為參考。

哪些人可以挪,哪些人不好挪。哪些人的馬腳大致在什麼地方。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個高主事,確實是個人才,而且有上進心。

九阿哥不怕有上進心的,隻要能力夠得上也樂意給他個機會。就是在調他來總管衙門前,還有一件事要交代他。

要是先調來了,打上總理衙門的印記,行事容易為人側目。

「過來之前,爺交代你一個差事,就是私下裡將公主所幾個保母、乳母家都查一遍,看看當差後有沒有大項支出,買田置產之類,或者家裡補缺,兒女聘嫁的開支上有顯眼之處.……」

九阿哥仔細的交代了一遍。

既是不讓直接從戶部八旗司查,那就隻能悄悄打聽。

這個高主事,心思縝密,行事低調周全,就是九阿哥選的調查人手。高主事認真聽了,都—記在心中,一句都沒有多問。

這個態度,九阿哥亦是十分滿意。

不過九阿哥也曉得,不能隻等著高主事這邊。宮裡宮外一起查,才容易印證,速度也快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