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辭歲(第三更)(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788 字 2023-04-12




第364章 辭歲(第三更)

外頭傳來稟告聲。

乾清宮來了人。

不是別人,正是魏珠,是來賞一品鍋與吉祥盤的。

一品鍋是飛龍湯鍋。

熱氣騰騰的,是從禦膳上賜下來的。

吉祥盤裡是五個青蘋果、紅棗、栗子、磨盤柿子,取其「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之意。

魏珠進了屋子,有些意外。

堂屋空蕩蕩的,沒有膳桌,可屋子裡的飯菜味還沒有散儘。

魏珠曉得這是來賞菜晚了,隻做不知,道:「估摸皇上與娘娘們二更前去寧壽宮『辭歲』……」

舒舒明白,這是提醒他們。

九阿哥是成年皇子,除了生母之外,宮妃都要按製規避。

要不然的話,就是衝撞,壞了規矩。

他們需要在帝妃「辭歲」前去寧壽宮。

九阿哥笑著拍了拍魏珠的肩膀,領了他的人情,想起一件事,道:「乾清宮的炮仗什麼時候開始放?」

因為宮裡防火,平日不允許放炮竹。

過年期間除外,從臘月十七開始,到正月二十日,允許在宮裡放炮仗。

不過也有各種規矩限著。

魏珠躬身道:「照例要子初二刻開始,放到子正二刻,隻放響炮,花炮要元宵節一起放……」

九阿哥點頭,低頭看了看身上,今天沒有掛荷包。

舒舒早已示意核桃取了荷包,塞給九阿哥。

九阿哥覺得沉甸甸的壓手,捏了捏,心裡有了大概,裡麵是兩枚金如意,是外頭孝敬進來的年禮。

跟那些幾錢、一兩的金錁子不同,這一對金如意加起來四兩。

這可不是尋常賞封。

不過想著大過年的,九阿哥也就不心疼了,就痛快的丟到魏珠懷裡道:「今年得了不少孝敬,這是分潤你的!爺前頭還留了兩箱坐地小花炮,現下也用不上了,你要是得閒,可以拿去放了……」

魏珠再穩重也隻有十四歲,得了賞高興,聽說要放炮更歡喜,道:「奴才正好那個時候交班,到時候要是九爺不嫌鬨騰,奴才就帶兩人在花園門口放了……」

阿哥所這邊的甬道出去,就是禦花園門口。

九阿哥點點頭,那樣的話,他可以帶了舒舒在旁邊看著。

雖然不能自己放花炮玩,也能過個眼癮。

魏珠剛走,寧壽宮的賞到了。

一個珠寶盒。

是個三層的圓木盒,外頭鑲嵌著珍珠、寶石,看著很是華麗。

這個名為珠寶盒,實際上是消夜盒,守歲用的。

第一層是糖,鬆子糖、酥糖、八寶糖、核桃沾等。

第二層是各色奶點心,有奶餅、奶豆、奶卷、奶條等。

第三層是乾果蜜餞,鬆子、榛子、山核桃、葡萄乾、柿餅、蜜棗等。

舒舒與九阿哥也沒有耽擱,先打發何玉柱去幾個阿哥所催催,隨後兩人也穿戴起來。

大家要去寧壽宮「辭歲」。

至於宜妃那裡,這兩天是宮裡團圓宴,跟著嬪妃陪皇上,暫時沒時間搭理兒子兒媳。

兩口子初一上午過去磕頭就行。

等到何玉柱回來,曉得幾個阿哥都準備好了,出來了,夫妻倆也從二所出來。

整個阿哥所的甬道,都是燈火通明。

今晚各處懸掛的宮燈要點通宵,也比平常日子掛的稠密。

舒舒回頭看了眼二所門口。

白底彩畫的門神,白底黑字的對聯。

這不是因為夫妻倆孝期什麼的,而是滿人在關外尚白忌紅的緣故。

也可能因為宮裡都是紅彤彤的,各個宮殿都是紅色大門門框,貼了紅對子也不顯,就自然而然將關外的習俗融合進宮中,掛的是白色對聯。

大家都穿的嚴嚴實實的,隨行太監挑著燈籠,一路溜達到寧壽宮。

寧壽宮裡十分熱鬨。

原來是搭建了戲台。

有教坊司的小太監們在演猴戲,金猴鬨春。

這是沿用明代教坊司舊俗,也設了教坊司,用於節慶大典活動時的獻戲。

隻是從順治朝開始,停止了教坊司婦女入宮奏樂,改用太監承應。

太後這邊的年夜飯還在進行中。

太後在太妃與格格們陪伴下,沒有幾個動筷子的,都在興致勃勃的看戲。

老人家不愛聽那些咿咿呀呀帶台詞的,就喜歡這種看著歡快的。

「賞!」

隨著老太太的放賞聲,有太監將準備好的新錢放在托盤裡捧了,直接撒到看台上。

「嘩啦嘩啦」的銅錢落地聲,小猴子都對著太後作揖。

眼見著孫子、孫媳婦到了,太後笑著對他們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著的格格們早已經起了。

有人鋪了錦墊,大家都跪了。

太後笑著叫起,道:「壓歲錢早準備好了!」

白嬤嬤在旁,端了個托盤,上麵是幾個金色寧緞荷包。

其中一對鴛鴦樣式的是舒舒與九阿哥的,其他幾個繡著蝙蝠的,是幾個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曉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邊,腰上也掛著蝙蝠荷包。

原來他早就過來了,剛才去後台看熱鬨去了。

這會兒功夫,外頭就有太監進來稟告。

太子、太子妃帶著皇孫來「辭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