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五個院子(三更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913 字 2023-04-12




第417章 五個院子(三更求月票)

到了酉初,掌燈了,內外燈火通明。

來參加上元節賜宴的宗親命婦就到了差不多了。

宗女是縣主以上,宗室女眷是國公夫人以上。

裕親王府與恭親王府的幾位夫人是唯三的例外。

比想像中的人少。

康王府服中,沒有女眷過來。

和碩親王福晉總共來了五人,顯親王福晉,簡親王福晉,莊親王福晉,裕親王福晉,恭親王福晉。

多羅郡王福晉四人,信郡王福晉,平郡王福晉,安郡王福晉,僖郡王福晉。

多羅順承郡王薨,嗣王人選擇了,還沒有正式下旨,因此沒有女眷過來。

貝勒夫人兩人,貝子夫人三人,鎮國公、輔國公夫人十四人,郡主、縣主等八人。

外加上裕親王府與恭親王府的三位阿哥夫人。

而後就是太後並兩位太妃。

六位妃嬪。

太子妃。

四位皇子福晉。

六位皇女。

總共不到六十人。

加上隨侍兩百來人。

席麵設在澹泊為德宮東邊的謙尊堂。

是個麵闊三間,進深兩間,沒有隔斷的屋子。

上首是太後的主位,左右是兩位太妃的位置,都是單人單席。

其他女眷,則是東西分列,兩人一席。

東邊的排序按照爵位排列,同等爵位中,按照長幼排序。

西邊這裡,則是惠妃為首,下邊三妃兩嬪,隨後才是太子妃與皇子福晉,而後皇女,再下是三位阿哥夫人,郡主、縣主等宗女。

太子妃的位次,在妃嬪之下。

舒舒心裡頗有些意外。

之前在寧壽宮的時候,太子妃就在太後邊上。

隨即也反應過來,這是因為「禮」。

太子妃的尊榮從太子身上來,可是麵對皇上的後宮卻不能無禮。

隻要是康熙的嬪禦,哪怕是庶妃,也是太子庶母。

所以在寧壽宮的時候,太子妃也沒有坐實,並不是正位。

不單單是太子妃,對於所有的皇子福晉也是等同於這個道理。

身份尊卑是尊卑,禮是禮。

於是,太子妃的座次在衛嬪與章嬪下,與三福晉同席。

四福晉與五福晉同席。

舒舒與九格格一桌,姑嫂相視一笑。

宴會是滿席為主,各色的餑餑,外加上鍋子與幾道冷拚。

女眷們都是用了正餐後來的,加上桌子上更多是看菜,動筷子的不多。

舒舒即便貪嘴,也不會在這個場合放肆。

她也就是從眾,就是熱鍋子夾了兩口。

大多數女眷,也都是這樣選擇。

最後上了湯圓。

看到碗中情形,舒舒就笑了。

昨天禦膳房總管親自去找了九阿哥,就是為了這個。

今天的湯圓是黃白兩種顏色。

個頭小巧,精致多了,跟鵪鶉蛋差不多。

每個碗裡六枚。

不想猜,肯定是不同的餡料。

裡麵的餡料,都是甜口的。

三種果醬的,山楂醬,蘋果醬,桃醬。

一種果仁的,核桃芝麻的。

一種豆沙的。

剩下一種是奶糕餡的。

舒舒吃的心滿意足。

倒是忘了奶糕這個了。

這個不單單是可以做湯圓餡,也可以做饅頭餡。

加上蛋黃,就是奶黃包了。

九格格在旁,亦是心滿意足,小聲道:「這算是挪用了九嫂的方子吧,倒是膽大?」

舒舒道:「我也是從前人筆記上看的,這是宋時就有的吃食,再說了,也沒敢直接用,專門問過你九哥……」

舒舒是頭一次參加上元節宴,九格格卻是參加過幾次的。

她道:「年年宴席的單子大同小異,元宵也既是果仁白糖的,這回肯定是汗阿瑪吩咐了,要不然他們不敢弄新花樣。」

舒舒笑了。

這樣看來,以後的端午節禮、中秋節禮都有方向了。

孩子哄父母,其實也比較簡單。

皇家也不例外。

要的就是子女關愛罷了。

父母也找存在感。

那就用些心思哄唄。

等到席麵撤下去,換了乾果鮮果上來,屋子裡就有了動靜。

大家就說說笑笑起來。

相熟的女眷,不拘泥座次,三三兩兩的,湊到一起閒話。

等著看外頭的煙花盛宴。

各個王府在暢春園周邊多有賜園,其他貝勒王公也多有賜地。

圍著暢春園周邊十數裡,都是禦賜之地。

所以大家過來,並不擔心回城的問題。

舒舒卻想到阿牟,自家在這周邊沒有別院。

她就湊了過去,拉著伯夫人說悄悄話:「一會兒散了,阿牟怎麼安置,是去順承王府花園麼?」

今天順承王府沒有女眷過來,也不知那邊方便不方便。

伯夫人點點頭,道:「嗯,不用擔心,你四舅舅如今在園子裡。」

舒舒稱四舅的,就是伯夫人的兄長,已革順承郡王勒爾錦,也是舒舒堂嫂的阿瑪。

雖說因為「三藩之亂」時勞師靡餉革爵,可是郡王帽子並沒有轉支,依舊在他的兒子中傳承。

就是這時運不好,連著夭了三個郡王兒子,都是殤亡,如今又報上去第四個。

舒舒聽了,也就放心了,小聲說道:「阿牟,我們爺也說修園子的事了,回頭也在附近找塊地方,咱們也修一個……」

伯夫人告誡道:「不許想一出是一出的,要依例而來,才不被人說嘴,就算想修也忍著,等著前頭的皇子有了動靜再說,外頭的閒話可以不用理會,可是這皇家的長幼規矩卻是亂不得。」

舒舒點頭道:「阿牟放心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