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合心意為上(第一更求保底)(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768 字 2023-04-12




第426章 合心意為上(第一更求保底)

與八福晉的滿心怨憤不同,阿哥所的舒舒依舊是保持好心情。

美好的一天。

有大狗狗,還有小狗狗,還求什麼呢?

要學會知足。

春裝選好了顏色同衣裳料子,開始叫針線上人裁製。

吃食則要晚些預備。

那個是大工程,還是等出了正月再說。

小椿拿出個小帳本過來,上麵是正月到四月底,需要預備的人情往來。

這個都要提前一份份準備好。

包括十阿哥大婚,還有大人生辰,孩子「抓周」什麼的。

還要再預備出幾分白包。

防著有白事的。

即便舒舒這個女主人不在家,不能親至,這禮卻不能少。

禮多人不怪,禮少了就要被說嘴挑剔。

尤其旗人過日子,親戚走禮萬萬不能缺的,要不然就是打臉。

核桃在旁,也跟著仔細記著。

等到舒舒出門,她就要充當二所的內管事,這些瑣事就要交到她手中。

核桃道:「福晉,四月裡還有兆佳格格的生辰,王格格是六月……」

因為舒舒是去年六月底嫁進來的,九阿哥也不會想到這個,這兩人的生辰賞賜去年沒有成例。

舒舒點點頭道:「那就挑兩匹布兩個一等荷包過去,這裡記一筆,往後王格格過生日也是這個例……」

核桃應了,拿了筆墨記下來。

她跟著小椿學記帳,不大齊整,可也能描述清楚。

就是這字有些難看。

後世有本口述的宮女回憶錄,提及宮女不許識字。

舒舒當時看的時候,也當成真的。

現下卻覺得不大對勁。

現下的宮女可不像後世以為的那種成千上萬,總共也沒多少。

都是出身包衣人家,最差也是小康人家,不乏品官之女。

想到核桃的親叔叔是筆帖式,之前提及堂弟們讀書也不錯,她想到一個可能道:「你原來應該隻是不認識漢字,滿文應該認識些吧?」

內務府筆帖式,考的也是以滿文為主,

核桃家學淵源,沒道理目不識丁。

核桃麵上帶了羞愧,道:「奴才叔叔教過,可是奴才不開竅,總覺得圈圈點點的,看著都差不多,實不敢說認識字……」

舒舒想起這個,頗有些感同身受。

她即便打小開蒙學過這個,總覺得不成體係,稀裡糊塗的,也隻是勉強書寫罷了。

每次也都覺得頭疼。

現下想想,卻是笨了。

滿文出現不足百年,努爾哈赤時代叫人參照蒙文,創製滿文,成為無圈點滿文,俗稱老滿文。

到了皇太極時期,改進老滿文,加圈加點,區別與蒙文,成了圈點滿文,稱為新滿文。

實際上不管哪一個,都是以蒙文為基礎。

不學蒙文,直接學滿文,可不就是難上加難。

就是小椿她們幾個跟著舒舒讀書,都沒有學會滿文,核桃不會也不能說是愚鈍。

舒舒就安慰核桃道:「是我想差了,那個太難了,學不會也正常。」

說到這個,舒舒想起了香蘭要出宮之事,道:「再預備一對金手鐲,兩個荷包,回頭香蘭姑姑要出宮的時候,請嬤嬤送過去。」

這就不單單是出宮的賞賜,還有添妝的意思。

香蘭二十五歲,出去也是為不耽誤姻緣出去的,婚期應該不遠。

她這邊賞人的金手鐲,分量中等,都是四兩金子一對,也是極體麵的。

進宮半年,翊坤宮那邊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香蘭。

是個省事的。

要是中間有個不安生的,婆媳關係也不會如此融洽。

舒舒心不大,很樂意記仇,不過也記恩。

她覺得自己麵上看著隨和,實際上也遺傳了額涅的冷情。

不樂意吃虧,也不樂意占便宜。

能花錢補的人情,都花錢補了。

核桃也仔細記了下來。

大頭的開銷,就是十阿哥的大婚賀禮。

這裡舒舒是預備兩份的,一份是跟嫂子們的禮,上的明禮

一份則是預備的添妝。

一箱子的荷包。

裡麵是舒舒名下銀樓出的各色銀錁子、金錁子什麼的,都是可以賞人使的。

還有一箱子金銀項圈、長命鎖之類的,也是可以用來日常隨禮。

實際上,最早的時候舒舒想要回個鋪子或者院子。

去年,十阿哥轉了個鋪子到舒舒名下,作為給兄嫂的大婚賀禮。

人情往來的話,還回去一個也不算什麼。

可是舒舒覺得,那樣太分明了,而且還紮眼。

十阿哥之前轉給舒舒鋪子,都是過了他們大婚的日子許久,打發人悄無聲息辦了的。

可是,現在不同了。

康熙已經開始從戶部八旗司查帳了。

舒舒要是效仿十阿哥行事,都在康熙眼中。

也在旁人眼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