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舉薦(為盟主狂暴胖胖豬99加更)(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976 字 2023-04-12




舒舒沒有急著搖頭,反爾覺得這個建議還算靠譜。

「不著急,隨從單子過幾天才遞呢,我先找機會問問九格格的意思。」

要不然的話,沒跟正主打招呼,就惦記用對方的人手,就太自大,不禮貌。

九阿哥點頭道:「嗯,要是小九不樂意,直接跟太後說去,太後那邊不是不限製人麼?」

舒舒笑了笑,沒有說話。

惠妃雖這樣說,可是太後也會將跟著的人精簡。

以前打算帶十二人、十四人的,現下估摸不會超過八個。

兩位太妃身邊的人,不會超過五個,越過惠妃與榮妃去。

雖說太妃的尊榮在宮妃上,可是身份等級上卻是一樣的。

九阿哥說完這個,聽說宜妃給了零花錢,就抽開荷包,道:「娘娘給了多少零花錢?」

說話的功夫,取了裡頭莊票,清點上。

裡麵是兩張莊票,是五百兩一張麵額的,總共是一千兩。

九阿哥當差半年,不是不知世情的了,感嘆道:「生兒子有什麼用,娶個媳婦回來,還得好好哄著!」

宮妃的年俸,一年才三百兩。

加上生辰賞賜、過年賞賜,一年有一千兩就不錯了。

舒舒道:「愛屋及烏,還是疼愛五哥跟爺的緣故。」

像榮妃那樣,有事沒事尋兒媳婦麻煩的惡婆婆也不少。

像宜妃這樣,隻盼著兒子、兒媳婦日子圓滿的,並不跟著裹亂的婆婆,確實難得。

這是舒舒與五福晉的好運氣。

舒舒感恩,也體恤宜妃,想起外頭要進來的荷包,道:「年前的時候,吩咐銀樓做些金錁子、銀錁子裝荷包,還有些金項圈、銀項圈,等送進來後,先拿出一箱孝敬娘娘。」

九阿哥點頭道:「如此也好,省得娘娘手緊。」

這種不年不節的孝敬,就不用從五阿哥他們的例了,也不用大張旗鼓的顯露人前。

*

五貝勒府,上房。

五福晉正跟五阿哥說著見太後的情形,還有妯裡倆商量的任務分派。

他們夫妻這裡,準備水土不服的偏方,再打發人去通州打聽下暈船的應對之法。

舒舒那裡,則會參照太後往年春日的膳食單子預備各種路菜。

五阿哥仔細聽了,道:「明早爺親自往通州去一趟……」

說著,他又讚舒舒仔細:「是個孝順的,很是用心。」

五福晉點頭道:「是啊,而且知識淵博,我跟著都長見識不少。」

聽到這個,五阿哥有些擔心:「老九可不怎麼愛讀書,那弟妹會不會嫌棄老九?」

五福晉笑著說道:「弟妹不是那樣淺薄的,從不恃才自傲,隻看小夫妻的和美,爺就不必擔心這個。」

五阿哥鬆了口氣,道:「那樣就好,是老九不上進……」

五福晉卻聽出五阿哥的不確定,說的似乎並不單單是九阿哥,柔聲道:「人數上百,形形色色,哪裡都能一個模子出來的?且看長處就是。」

五阿哥訕訕,道:「那爺好像沒有什麼的長處。」

五福晉看著他,目光溫柔:「爺性子敦厚,與人為善,待長輩還孝順,再好不過。」

五阿哥臉色泛紅,多了不自在,不敢看五福晉的眼睛:「爺哪有那麼好,讀書不好,差事辦得也尋常。」

五福晉讚道:「可是爺有耐心,差事也謹慎,要不然皇上也不會將要緊的河工交給爺去巡視。」

五阿哥這兩年在工部行走,手頭上接的差事多是以工部水利為主。

五阿哥覺得臉上越發滾燙,岔開話道:「等到二月裡,天氣轉暖,能挖地基了,老九與老十的皇子府就要修了,可惜爺不在,要不然就去跟汗阿瑪討了差事。」

皇子府的營造,是戶部與宗人府支銀,工部與內務府營造司修建。

五福晉聽了,麵上帶了憂心道:「弟妹說往後初一十五要茹素,藉以求子,我有些擔心……」

五阿哥聽了也蹙眉道:「這個燒香拜佛也沒用啊,總要看老九到底爭氣不爭氣。」

五福晉嘆氣道:「我也是擔心這個……爺,咱們也求子吧,生下兩個阿哥備著,到時候九弟、九弟妹那邊也有個餘地……」

她一本正經的,五阿哥隻覺得頭皮發麻。

他也不好意思說自己臊了,不敢去看五福晉,胡亂點了點頭,道:「那……等出了服就求……」

*

舒舒與九阿哥一夜好眠。

哪裡會想到他們嗣子的候選又多了一個?

夫妻倆說起小別,就給九阿哥找到藉口,狠狠稱心如意了一把。

次日,用了早膳,誌得意滿的九阿哥就從二所出來。

他沒有直接往內務府去,而是先來三所找十阿哥。

「汗阿瑪昨日直接將尹德大人升為郡王府長史,咱們這爵位沒封,也差不多相當於封了,爺打算去禦前,跟汗阿瑪說福鬆之事……」

九阿哥道。

十阿哥對福鬆的印象很好。

不過沒憑著一麵之緣,就妄自判斷人品,還是打發人去正紅旗地界打聽一遭。

對於福鬆的情形,了解許多。

比自己更可憐。

失了生母,外家絕戶,要不是有都統夫人這個親姑母接了去,能不能好好長大都是一回事,行事人品倒沒得挑。

十阿哥生出同病相憐,也相信都統府的家教,對聯姻的事情越發看重。

「去說吧,不管是掛司儀長,還是掛侍衛,得了準信,弟弟就帶他去舅舅家一趟。」

九阿哥點頭道:「說的也是,樂不樂意的,先給個說法,拖久了也傷情分。」

哥倆說著話,從三所出來。

路過月華門,九阿哥就往乾清宮去了,十阿哥則是繼續往南走,要出宮去宗人府衙門。

昨日太和殿禦朝,文武外放官員不少都陛見了,今早遞牌子的人不多。

九阿哥到乾清宮門口時,侍膳太監已經帶了手下準備進膳。

九阿哥沒有等膳桌撤下來的想法,立時叫人通稟。

康熙正看內務府總管王紳的帖子。

因為正月初一大索的事情才過去沒多久,宮裡不宜動盪,所以王紳這些日子奉命清查內務府包衣世家,並沒有直接從各家各戶查起,而是先通過戶部八旗司統計各家名下產業。

若是分家祖產或是妻子陪嫁之類的,單獨區分出來,剩下增加的都要核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