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耽擱事兒(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636 字 2023-04-12




聽了三阿哥的話,康熙仔細看了他好幾眼。

見他眼中隻有擔憂,沒有別的。

並不是為了推卻責任,給榮妃行事不當扯著生病做藉口。

百善孝為先。

總算還有些長處。

康熙神色不變,心裡氣憤已經散了,點頭道∶「那就看看吧,回頭你傳朕的話,要是她再沒有口德,說那些亂七八糟的,就「告病「,也不用見人了!「

說到最後,他帶了冷凝。

三阿哥的心提了起來,連忙道「皇阿瑪放心,娘娘之前並不這樣,多半是身體的緣故,兒子一定好好侍奉,不會再如此。」

額娘難道是老糊塗了?

怎麼什麼都敢說?

要知道因為早年滿洲婚俗異於關裡,常被儒生詬病。

記住網址

現下皇父推崇儒學,連帶著皇家與宗室都改了規矩。

基本停了「收繼婚」,不強製守節,可是改嫁的也少了。

宗室尚且如此,皇家更是愛惜臉麵。

這是大忌。

康熙沒有點頭,隻道「這一回鬨到太後跟前,就很不應該,本該重罰。」

不過是南巡途中,不想傳出笑話。

他說的輕描淡寫,三阿哥卻不能當成兒戲。

之前他還帶了委屈,現下卻隻慶幸。

好像跟別的比起來,隻罰他的貝勒俸三年,也不是不能接受。

否則的話,不管是送額娘回京城,還是降位,都讓人不敢想。

帳子外頭,除了侍衛與巡邏的護軍沒有旁人。

馬齊也好,幾位阿哥也好,很是遵吩咐,各自離去了。

目送著皇父帶了梁九功往禦舟走去,三阿哥才吸了一口氣,去隨行太醫值房了……

太後艙裡。

等到白嬤嬤回來,聽了一出八卦,大家才各自散去。

五阿哥夫婦往後艙去。

舒舒與九格格去前艙。

九格格的臉色有些難看。

是臊的。

她忍不住跟舒舒抱怨道「都十二的人了,為了口吃食,先是攪合的妃母跟三嫂不安生,又鬨到膳房去,連汗阿瑪都驚動了,真是丟死人了!」

那是她的同母弟弟。

即便白嬤嬤方才回來說的時候對十四阿哥就提了一句,旁的沒說,可是九格格冰雪聰明,聽了前因後果,也想到那那才是禍根子。

舒舒能說什麼?

隻能說熊孩子殺傷力大,而且她還樂見其成。

折騰的不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對家,哪有比這更美的?

她忍了笑意,很是寬和模樣,道∶「十四弟還是個孩子,性子活潑卻不是無理取鬨的,估計也是真受了委屈。」

九格格搖頭道「就是任性罷了。「

誰能不受委屈?

尊貴如皇祖母,也不是處處隨心。

他一個初次隨扈的小阿哥,怎麼就不能老老實實的,非要四下裡討人嫌。

已經掌燈時分,姑嫂倆就各自回房。

艙室裡,已經點燈。

小椿正在收拾衣裳,旁邊的衣架上掛著幾件簇新的春裝。

之前收在箱子裡,要拿出來熨燙懸掛,弄得平平整整的才能上身。

一身海棠紅旗裝,一身藕荷色旗裝。

海棠紅色旗裝領口與袖口繡著玫瑰花,藕荷色的旗裝繡的是白玉蘭。

這也是現下穿衣的規矩,不繡花的不挑,要是繡花,就要應時。

另有一件花青色的坎肩。

旁邊的小幾上,擺著兩個架子頭。

一個華麗些,是配艷色衣裳戴的,一個是素淡些,配那件藕荷色旗裝的。

舒舒看著,不由恍惚「要出服了?「

小椿應道「是啊,明兒就是二十八,福晉該換衣裳了。」

舒舒歪在榻上,有些想九阿哥了。

每日裡看著外頭的風景,吃吃喝喝的,居然過的這麼快,一轉眼出京將一個月。

上一封信什麼時候來著?

十八收了一封,二十三收了一封。

自己十九回了一次,二十三的信還壓著沒回。

明天正好可以寫回信,也表示一下自己的思念。

好像不能明天。

這份信還真不能耽擱了。

十阿哥大婚的日子是三月初二,以九阿哥的性子,三月初三「初見禮」後就該起程了。

舒舒心裡盤算著時間,覺得還是晚上寫更穩妥些。

小鬆見她去了桌子旁,鋪陳了紙筆,就將燈也挪到那邊。

舒舒拿著毛筆,猶豫了一下。

她沒有提今天的事情,也不能老告狀。

那成什麼了?

成了愛學舌的長舌婦。

她就提及明天就是二十八,不知道他記不記得換上新腰帶跟新荷包。

腰帶做的簡單了,荷包也不精致,委屈他了,娶的福晉女紅平平。

可是細細密密,都是她的心意。

還提及還有幾日就是十阿哥大婚之期,之前她們夫妻私下預備的禮,也該給十阿哥送過去。

還有布音格格那邊的添妝,她之前就預備下的,之前的信中忘了提醒他送到四貝勒府,請四福晉添妝的時候幫忙帶過去。

還有讓他跟小宮女榛子要食譜。

其中有幾樣奶食與羊肉做的菜,拿去給十阿哥。

要是十福晉初來乍到,吃不慣宮裡的菜,可以叫人做了。

二十三的那封信中,九阿哥提及了同仁堂藥鋪。

都統府那邊已打發人找了,還請了樂家的當家人上門給伯爺看診。

別的他沒有提。

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了。

接下來,舒舒就提了今日遵太後吩咐,跟五福晉一起給太妃們介紹江南,提到了江南美食。

後來應太後點菜,她就想起杭州的一個美食典故。

「東坡肉「,她隻在書中見過,還是頭一回吃。

後頭提到她們再有幾日就要到淮安府,到時候還會叫人試著做「東坡冷鍋魚」。

整個一封信,她真正想要說的,最重要的就是後邊這個。

今日惱了一場,雖是十四阿哥鬨的,最後挨訓的是三阿哥。

可是誰曉得康熙怎麼想?

得讓他明白,今天加餐,不是自己張羅的。

因此一場風波,與她無關……

次日一早,舒舒就打發小路子跑腿,往高衍中那邊遞信。

康熙這邊,得了消息,遲疑了一下,還是叫梁九功抽了出來。

他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怕董鄂氏心裡存了怨憤,跟九阿哥說什麼,影響兄弟情分。

畢竟這兩日九阿哥沒有信來,董鄂氏卻選這個時候寫信。

等看了一遍,除了開始黏糊那幾句,就是囑咐十阿哥送禮與給博爾濟吉特氏添妝,剩下就是吃吃喝喝。

倒是專門提了昨日,隻提了吃食。

康熙隨即反應過來,自己想左了。

董鄂氏壓根不曉得內情,有什麼可告狀的。

之前的信中,就能看出她是個規矩人。

不曾在信中提及過叔伯妯娌的不好。

康熙心下滿意,隨即好奇起來。

什麼叫「私下裡預備的禮?」

大婚賀禮預備了兩份?

加上董鄂氏給博爾濟吉特氏添妝的,就是三份。

康熙雖不知道送的具體是什麼,可憑著兩人的大方勁兒,就薄不了。

他帶了幾分無奈,跟梁九功抱怨道∶「這是當哥哥、嫂子當上癮了,總共大不了幾個月……」

梁九功道「奴才看著,九爺眼中,怕是十爺比五爺還親近些。」

這說的是實話了。

康熙輕哼一聲道「反正五阿哥大婚的時候的,可沒見九阿哥這麼上心。」

他嘴裡抱怨,心裡還是頗為欣慰。

皇子之間本就該如此親近。

要是按照同母、不同母的分了遠近親疏,那將他這個汗阿瑪置於何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