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四阿哥很羨慕(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433 字 2023-04-12




三月初一,上奉皇太後舟渡河。【,無錯章節閱讀】

舒舒坐在自己的船艙裡,旁邊坐著九格格。

她神色如常,看著外頭河麵的景色。

這就是黃河。

感覺比上輩子見過的黃河更黃。

應該不是錯覺。

九格格神色都有些緊張,臉上也有些泛白。

與運河水流的舒緩不同,黃河的波濤洶湧讓人心悸。

舒舒見狀,忙將手邊的瓷盒遞過去,道:「吃個果子乾壓壓。」

九格格接了,捏了一片蘋果乾放嘴裡,道:「也不是身上難受,就是心裡更怕些。」

為了渡河,皇上也過來了。

舒舒安慰道:「船隊選了這個時辰,又是此處渡河,肯定都是穩妥無憂。」

否則皇帝、太後,好幾個皇子都在船隊上,出了紕漏,就成了笑話。

九格格撫著胸口,身子跟著船舶的動盪而微微搖晃,臉上可憐兮兮道:「還要多久啊?」

舒舒道:「很快的,選的是黃河麵窄的地方,兩岸總共不到一裡的距離……」

為了轉移九格格的注意力,她岔開話,道:「今天三月初一,布音格格的嫁妝該入宮了。」

女孩子,尤其是正值婚齡的女孩子,對這些都頗為關注。

九格格果然轉移了注意力,就帶了好奇道:「蒙古那邊的嫁妝跟京城一樣麼?也講究抬數?」

舒舒也不知道具體,想了想,道:「應該還是有差別,京裡的嫁妝家具、日用很多,蒙古那邊應該是金銀器皿為主,抬數的話,就不曉得郡王福晉會如何安排。」

按照蒙古那邊的規矩來,沒有人會挑剔。

要是入鄉隨俗,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郡王福晉在京中備婚,都備了好幾個月。

九格格想起一件事,道:「我記得去年聽太妃跟皇祖母提了一嘴,說是還陪嫁了馬跟騾……」

舒舒也記得這個。

不過好像這一筆嫁妝的歸屬,另有安排。

舒舒就道:「蒙古跟滿洲習俗相似,都是厚嫁,陪嫁要比聘禮多,所以才有一句老話,『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

九格格笑道:「這樣看來,還是生兒子更好些,能披甲吃糧,還能省一筆嫁妝。」

舒舒也笑,道:「那也要分生幾個,我下頭一溜弟弟,一堆淘小子,我額涅早就被擾得頭疼,後悔生多了。」

這句後悔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現下跟過去不一樣,過去天下不定,八旗男丁都要披甲,不能說朝不保夕,也是生死無常。

多幾個兒子,也是家族繁衍的保障。

可如今天下承平,沒了生死危機,沒有了大規模的戰役,考慮的就是吃飯問題。

兒子多了,可家裡能分派的產業與世職卻是固定的。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親生父母,自是希望每個兒子都好些。

舒舒很是不厚道的想起了伯府的爵位與世職。

對於都統府來說,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畢竟珠亮已經十五歲,明年就成丁,下頭的雙胞胎也隻差了兩歲,都是需要安排前程的時候。

九格格是見過小六的,讚道:「壽善真是個懂事得體的孩子,我瞧著比十四阿哥還要懂事些。」

舒舒忙道:「哪裡就至於了?十四阿哥就是因為是幼子的緣故,才顯得嬌氣些,再大些就好了。」

王貴人到底的什麼時候口諭為嬪的?

現下因為生母位份不足的緣故,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還是兩個小透明。

宮裡講究「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這說的都是嬪妃以上。

十四阿哥十二了,依舊是幼子待遇。

王貴人那邊,要等到十八阿哥生出來後麼?

那一位阿哥可是在歷史上留了一筆的,八歲就被聖駕帶了隨扈,是整個康熙朝中,隨扈皇子中年齡最小的。

因為他的殤逝,成了「一廢太子」的導火索。

王貴人雖沒有後來居上,可還是成為康熙末年最受寵的妃嬪之一。

這樣想著,舒舒就有些跑神。

她發現康熙很戀舊。

王貴人從入宮開始,受寵了三十多年。

自己的婆婆宜妃這裡,則是時間更長,四十多年,一直到康熙末年還是後宮妃嬪中得賞賜最多的人。

還有惠妃,後頭大阿哥圈了,可是惠妃的位置也沒有動搖過。

康熙待兒子們刻薄,後期有些「虎爸」的意思,可是對後宮,可算是寬和了……

*

紫禁城,乾西三所。

早上辰正開始,布音格格的嫁妝就從地安門入宮。

由著阿霸亥福晉安排,入鄉隨俗,也改成了一台台的嫁妝,總共是一百一十台。

沒有京城常見的那種大器具,即便有些家具,數量也不多,更多的金玉寶石。

還有就是各色的皮毛。

除了家具在屋子裡擺了,其他都在院子裡,鋪陳了一院子。

這些嫁妝要等到下晌,曬過妝後,才會入庫收起來。

跟著嫁妝先進來的,還有布音格格的乳母跟兩個丫頭。

九阿哥在院子裡看著,想起去年自己大婚前的情形。

他有些理解五哥去年為什麼心情不錯了。

這個十福晉是個懂事的。

要是她仗著藩王格格的身份,非要好強,弄出一百一十四抬,跟舒舒比肩,那自己心裡也會不痛快。

四阿哥在旁,臉上也帶了幾分滿意。

並不是貪財,而是嫁妝多少也代表著阿霸亥部對這門親事的重視。

之前以為陪送了馬匹,那剩下的嫁妝就不會多,沒想到是這樣。

這樣算下來,差不多是折算出兩份嫁妝了。

十阿哥在旁,心裡也明白這個,心裡是沉甸甸的感動。

而後,就是不安。

阿霸亥部做到這個地步,有對汗阿瑪表示臣服的意思,也有愛女之心。

別看郡王福晉表現的歡快,可到底是愛女遠嫁,有不放心的地方。

十阿哥擔心自己做的不好,讓格格受委屈。

隨即,他看到九阿哥,心裡安定下來。

還有九哥、九嫂在。

自己不知道的,跟著有樣學樣就是。

往後大家搬出去了,毗鄰住著,日子會更好的。

九阿哥看到最後,是幾箱子的金磚、銀磚,他後知後覺終於想起了自己忘了什麼。

他忙吩咐何玉柱道:「回去帶幾個人將書房的禮給抬來,這幾日腳打後腦勺沒閒著,都給忘了。」

何玉柱應聲下去。

十阿哥與四阿哥看著九阿哥,不知道他忘了什麼。

九阿哥也不著急說,賣著關子道:「一會兒你們就曉得了,是我跟福晉私下裡多預備的一份禮……」

十阿哥聽了,又是感動又是無奈。

感動的是,自己好像得了兄嫂的偏愛。

無奈的事,這樣大喇喇的說出來,還是「私下」麼?

四阿哥哪裡會計較這個?

他就跟十阿哥似的,對九阿哥也是無語了。

既是董鄂氏預備的,那應該早就妥當了,結果九阿哥這不靠譜的,這都能忘,再拖一天,婚禮都舉行完了。

少一時,何玉柱帶了幾個粗使太監,抬了兩口箱子過來。

十阿哥看了,嚇了一跳。

這麼大箱子,得裝多少東西?

九阿哥就打開來,道:「是你九嫂叫銀樓預備的,擔心你福晉進來沒有散錢賞人,還真是預備著了。」

布音格格陪嫁進來的金銀都是大塊的金磚銀磚,還真不適合日常賞人使。

「這箱子裡都是荷包,紅色、藍色、青色各五十對,裡麵裝著金銀錁子,是方便賞人使的;另外一口箱子是金銀項圈、長命鎖這些,是平日走人情的……上麵都有單子寫著詳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