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熱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665 字 2023-04-12




三阿哥定睛看了齊錫好幾眼。【,無錯章節閱讀】

眼見他的神情有些眼熟,很是大義凜然模樣。

三阿哥心裡「呸」了一聲,看著敦厚,沒想到這也是個不厚道的。

怪不得沒有什麼軍功也鑽營起來,近些年甚至壓著自己嶽父一頭,將正紅旗滿洲都統坐穩了。

小人,睚眥必報。

不夠大度。

三阿哥給齊錫重新定了性,反而縮了,訕訕道:「齊大人有這份公心,還真是令人佩服!」

齊錫不說話了,嘴角跟眼角都耷拉著,又是傷心模樣。

三阿哥:「……」

三福晉是親姑娘,要在這邊坐夜。

三阿哥又得了口諭,要在這裡治喪,也不好離開。

夫妻倆就雙雙留在了公府。

三福晉開始時帶了心虛,哭得厲害。

既是傷心沒了阿瑪,又擔心阿瑪之薨跟三阿哥相關,萬一娘家跟貝勒府翻臉,自己在中間往後處境艱難。

等到後頭三阿哥回來治喪,她都哭了好幾場,哭得頭暈腦脹的。

不過她還是發現了女卷們情緒的變化。

夫人也好,幾位嫂子也好,都沒有之前的怨憤,反而恢復到原來客氣的模樣。

等到三福晉曉得,三阿哥奉口諭給阿瑪治喪,心就踏實下來,

這個時候多出出力,就算不能抹平前頭的事,兄弟們也不好多計較了。

靈堂之中,靈床空著,彭春還沒有衣殮停靈。

眼見著治喪的秩序恢復,彭春也要衣殮。

這是要兒女動手。

並且要全部兒孫都到齊。

結果就在彭春的寢室,就鬨了起來。

按照現下習俗,這衣殮的時候,要長子抱頭、次子抱腰、三子抱腿,而後清理更衣。

不但是增壽不樂意福漢兄弟動手,下頭的幾個小的也不樂意。

增壽冷著臉道:「你們離阿瑪遠些,別讓阿瑪走的不安生!」

福漢跪地嚎哭:「阿瑪,您一走,就有人不容人,長兄不友,容不下兒子們!」

要知道,這衣殮的時候,是忌諱親人眼淚的,會讓亡人走的不安生。

增壽早就憋著火,被這哭聲鬨的,就狠踹了福漢一腳。

福海護著胞兄,卻是不乾了,直接撲倒了增壽。

下頭的兄弟還沒動手,那兩個外室子卻是動了。

他們往後還要依附公府,早就已經私下裡投靠了長兄。

好一番熱鬨。

旁人都望向齊錫。

這是近支長輩。

這個時候總該發話吧?

這亂糟糟的也太不像了。

齊錫卻如喪考妣,失魂落魄,對外界的動靜恍若未聞。

沒有法子,大家隻能找三阿哥出麵震懾。

三阿哥簡直要氣死了,嗬斥了大小舅子們一頓,才讓衣殮繼續進行下去……

等到次日,宗室裡的姻親也相繼來探喪。

舒舒這裡,則是等著九阿哥這邊的動靜。

九阿哥也有些麻爪。

沒有先例可循。

到底是「接三」的時候去,還是「頭七」的時候去,還是出殯的時候去?

不能失禮,這關係到自己福晉的臉麵。

九阿哥想要打發何玉柱去都統府請教嶽父、嶽母,隨即想到乾清宮的老阿瑪,就又改了主意,處理了一個時辰公務,就往乾清宮來了。

「汗阿瑪,這要是宗親家的白事,還有例可例,可是姻親,兒子也不知道該如何了?要是遵照大哥嶽父先頭的例,那就是打發人送份奠儀就是了,可這還是兒子福晉的親族,那樣又太簡薄,兒子該如何呢?」

九阿哥說了自己的難處,恭恭敬敬地請示著。

一句話,將康熙也問住了。

他是皇帝,這人情走禮對他來說也是陌生的學問。

他對姻親也好,宗親也好,就是各種賞賜。

他麵上卻不顯,隻道:「科爾坤去世時,你叫人送了什麼?」

九阿哥想了想,帶了幾分心疼,道:「是白包一百二十兩銀子。」

他的月錢都扣了,不扣也隻有五十兩一個月。

一百二十兩銀子,真是不少了。

關鍵是他的兄弟們那麼多,往後都要死老丈人,這個銀子免不了。

康熙也覺得這銀子不少了,道:「這是從誰的例?」

九阿哥道:「兒子問的是四哥那邊,四哥好像從的是皇伯、皇叔們的例。」

康熙心下滿意,道:「你序齒在後,本就該循例,這一回也隨你幾個哥哥行事便是。」

九阿哥眨眨眼,很想提醒一句,那雖是三阿哥的嶽家,可那還是董鄂家,也是自己福晉的堂親。

就算有大阿哥嶽父的例,是不是也該在例外再加一份奠儀?

不過他乖覺,點頭道:「嗯,那兒子曉得了,兒子打發人問問四哥跟五哥那邊行事……」

等到從乾清宮回來,九阿哥就打發何玉柱出宮,去戶部找四阿哥,再去理藩院找五阿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