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兄友弟恭(第二更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730 字 2023-04-12




康熙嘴角挑了挑。

這不就開始學規矩了麼?

成家立業的人,本該如此。

總不能一直散漫下去。

自己是阿瑪,不挑剔他,可往後呢?

到時候讓哥哥、侄子嫌棄,不是更丟人?

桌子上,五阿哥小聲道:「會不會太輕了?不用送個古董硯台、玉石鎮紙、或是什麼宣德爐之類的?我那裡有富裕的,回頭給你找兩件……」

九阿哥搖頭道:「這是守老禮兒呢,不輕了……」

說到這裡,頓了頓,他又道:「不過那硯台、鎮紙、宣德爐什麼的,五哥既是富裕,那弟弟還是收了吧,回頭擺書房裡,弟弟也得用呢!」

五阿哥大方道:「那就拿去用吧,缺什麼你吱聲打。」

九阿哥聽了,眼睛冒光,很是心動。

五哥那邊可是有不少好東西。

太後娘娘的私庫,那不單單是太後娘娘的私庫。

聽說太皇太後病故前,將自己一輩子的私房都分了。

分作三份,太後一份、皇上一份、固倫淑惠長公主一份。

他就想再要幾樣古董,去布置皇子府的客廳,可是眼見著旁邊四阿哥板著臉,要訓人的架勢,就改了口,道:「弟弟在皇子府修了個藏書院,五哥有不看的書,就叫人歸攏歸攏,回頭給弟弟充書庫去,要不然還得在外頭張羅。」

五阿哥豪氣道:「不少呢,好幾箱子,回頭都給你,我看了頭疼。」

九阿哥:牙。

他望向康熙一眼。

沒聽見麼?

這位不是才應該好好讀書?!

康熙似乎沒聽見似的,正低頭跟大阿哥說著什麼。

九阿哥心裡,有些不平了。

他重新學習,哥哥們不用麼?

這見賢思齊,不是應該一起?!

他看向老大,有什麼短處?

好像挑不出來。

皇長子的派頭十足,可是那也不能算錯。

本來身份就在這裡,也不是禮賢下士的性子。

他又看了眼四阿哥。

這一位的人情世故差了些,不大會說話,有事沒事就要冷了臉,是不是也該從頭學學?

接著又看五阿哥。

五哥不用說了,四書五經都是磕磕絆絆的,自己還有個印象,他估摸連印象也沒有。

怎麼能這樣呢?

裝笨就笨了?!

也是偷懶不愛學習罷了。

一樣的父母,自己這麼聰明,五哥能笨到哪裡去?

看旁人閒著,太難受了。

眼見著康熙跟大阿哥的說話告一段落,九阿哥就道:「汗阿瑪,雖說您偏愛兒子)可兒子卻不好乾受著,能不能給您求個情,給哥哥們也指個皇子師,實在沒有合適的,就用一個人也行」

康熙看著九阿哥,也很想要問問臉有多大了。

昨天才蔫蔫的,心虛模樣,曉得是他的不足,才多了個皇子師;今天就尾巴翹著大言不慚地說「偏愛」。

這提議。

出了上書房的皇子們,給安排皇子師。

康熙望向大阿哥。

大阿哥忙擺手道:「汗阿瑪,不用,不用,兒子都多大了,眼見著弘昱都要啟蒙了……」

弘昱,就是大阿哥的嫡子,康熙三十五年生,今年虛齡四歲。

康熙不置可否,望向四阿哥。

四阿哥欠欠身道:「汗阿瑪,弘暉也三歲了。」

所以他的先生也免了吧。

五阿哥也聽出弟弟在使壞,忙跟著道:「我們老大跟弘昱侄子一年生的,還要大幾個月,明年也該讀書了,汗阿瑪您要是指師傅,直接指皇孫師吧!」

康熙聽了,神色不變,心中有些悵然。

皇孫們也要到了啟蒙進學的年紀麼?

隨即想起太子的庶長子已經十歲,在上書房讀了半年了;老大這邊的長女要更大些,都開始留頭了。

康熙就望向九阿哥,輕哼了一聲,道:「好像旁人不缺先生,要不你這份好心就收收,夕。」

說到這裡,他看了十阿哥,道:「或是直接分給十阿哥?」

九阿哥想要坑哥哥,可不想坑弟弟,忙道:「那就算了,十弟在宗人府當差,跟著宗親長輩們多請教就是,跟外人也學不到什麼正經能用的。」

這一下,對著他磨牙的就又加了四阿哥與五阿哥。

兩人瞧出來了,這個弟弟不厚道,待人也分遠近親疏的,他們明顯是排在十阿哥後頭。

雖說知曉這小兄弟倆班對班長大,親厚也正常,可是這明麵上就厚此薄彼,也讓人堵心。

康熙見九阿哥自己一張嘴,就能將人得罪光了,也懶得說他,隻道:「行了,用膳!」

大家安靜下來,就剩下吃飯的聲音。

十福晉送的菜,不適合配飯吃,沒人動筷子。

四福晉與五福晉送的菜色也尋常,都是大家吃厭了的。

大家不約而同的將筷子就對準了四所的菜。

還好,前頭一個食盒就四道菜,後頭又送了四道。

外加上麻醬麵皮、綠豆涼粉這些,都是能撐肚子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