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美慘強(第三更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173 字 2023-04-12




等到從上房出來,張廷瓚放緩了腳步,看著張廷玉道:「若是你有心提挈姚家,可以從姚家擇續弦人選」

張廷玉發妻是去年三月初病故,妻孝一年,就該議親了。

張廷玉搖頭道:「弟弟無心再娶。」

張廷瓚聽了,不由皺眉,道:「荒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膝下半點骨血皆無,怎麼就敢想孤老之事?」

他自己也是喪了發妻,娶了繼室。

張廷玉道:「現在有吳氏在,可以求子,以後若子嗣不繁,也會再納側室,續弦就算了。」

吳氏是他的側室,是姚氏生前親自去金陵為他納的表親之女,就是為了求子。

他跟妻子相伴十二年,心意相通,可是子嗣上不順,沒有一兒半女。

妻子早提納妾事,都被張廷玉拒絕。

他看得比較開,張家子嗣繁茂,祖父生七子,父親又生七子。

即便最後沒有親生子,過繼侄兒就是。

父母那裡,也不曾催促過他們。

可是妻子想不開,等到生病以後,就執意為他納了吳氏為側室。

張廷瓚依舊帶了不讚成道:「先不說嫡庶之別,隻說你往後在官場上,少不得女眷應酬,到時候怎麼辦?側室可以求子,卻不能出門往來應酬!"

張廷玉道:「有大嫂在,等到大哥還鄉,還有三弟妹。」

張廷瓚嘆了口氣,他雖不喜姚家,可是對於二弟妹還是心生感激。

張家子弟舉業前,都要回鄉讀書的,桐城的學風比京城更好些。

因此這些年,家人也是常常分作兩處。

他這個長子在京中,老家那邊就多是張廷玉看顧。

二弟妹也行了長嫂之責,後頭兩個弟媳婦都是二弟妹操辦迎娶。

就是他的長子,親事也都是二弟妹操持。

張廷瓚看著張廷玉道:「你還年輕,說這些為時過早,若是想要延兩年再娶,就延延吧。」

張廷玉沒有說話,自從發妻病故,他就立誓不娶的。

夫妻恩愛十二載,他不想讓旁人取代妻子的身份。

至於子嗣之事,曾是妻子執念,他會納妾求子,記在妻子名下…

次日一早,舒舒跟九阿哥早早都醒了。

都惦記福鬆去張家之事。

不宜太早,沒有大早上堵門的道理。

也不能太晚,現在京城富貴人家多是吃三頓飯,趕著飯時去,就太冒失了。

「辰正二刻出發,差不多巳初到,剛剛好!」九阿哥道。

舒舒沒有異議,隻道:「除了福鬆,再叫個老成人跟著吧,到時候也在旁邊看看,)省得福鬆年輕,又是不好四處打量,看不到張家人的反應。」

九阿哥道:「放心吧,爺打發高斌跟著。」

京城苦寒,莊稼地要清明節後才開始勞作,所以玉米跟土豆推廣也要那以後了,九阿哥就沒有急著舉薦人。

高斌現下還在九皇子府這邊當差。

舒舒聽了,有些擔心了。

高斌的相貌也不差,小姑娘不會看錯人吧?

那可太狗血了!

「高斌太年輕了,換高衍中吧!」舒舒道。

九阿哥看了舒舒一眼,道:「笨了吧?紅花需要綠葉配,這班對班的年輕人站在一處,更能襯得福鬆長得好,氣度也好。」

舒舒是見過高斌的,心裡對比了一下,還真是跟九阿哥說的意思差不多。

她讚道:「爺聰明,我沒想到這涸

要隻是說長相,高斌不比福鬆差。

可是貴養人,氣度自然天差地別。

高斌包衣人家出身,小時候家裡又窘迫過,看著圓滑了,也少幾分堅韌。

福鬆家跟顯貴比是落魄,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外加上養在董鄂家,帶了清貴之氣,在同齡人之中更是鶴立雞群。

等到了辰初,福鬆來了,穿著簇新的辰砂色納綢袍子,也是紅色衣裳,可是顏色比胭脂紅淡,卻依舊襯得人唇紅齒白。

舒舒滿意地點頭,道:「這是姿態,旁人不曉得,起碼張大人曉得這不是你平日的裝扮」

「嗯。」

福鬆點頭,道:「回來的時候,路過地安門,姐姐有什麼想吃的沒有?」

舒舒想了想道:「我記得有家賣包子的老字號,他們家的素什錦包子特別好吃,府裡做出來的不是那個味兒。」

福鬆點頭道:「那回來的時候就買些,正好中午吃。」

舒舒笑道:「那等著,叫膳房做紫菜蛋花湯就包子

時間差不多了,福鬆沒有耽擱,去前院跟高斌匯合,就騎馬往皇城去了。

後頭跟著一輛馬車,是九皇子府這裡給姚夫人預備的壽禮。

不過並不算豐厚,還是按照之前預備的禮單,並沒有添加。

這親事還沒有開始進行,現在就送重禮,讓人有負擔,沒有必要。

一碼是一碼。

現在這禮單,是因張廷瓚的緣故預備的。

點到為止即可。

等到兩家真結了姻親,人情走禮就是再說。

高斌本就有進出皇城的門貼,至於福鬆,也有自己的腰牌,到了西安門,做了簡單登記,就進了皇城。

高斌小聲嘀咕道:「西安門這邊還好,多是高官賜第,沒有那麼亂,其他包衣排房那邊都是亂七八糟的,擠得不行,人生人的,總有一天這皇城裡擱不下來」

他家現在還好,父親升了郎中後,內務府就給安排了獨門獨院,早先也是大雜院o

福鬆道:「內城的房也不夠使了,聽說八旗要沿著城牆根兒蓋新營房呢!」

等到蓋好了營房,肯定要分出人口過去。

高斌帶了期待道:「什麼時候能在內城有個院子就好了?」

福鬆看著他笑道:「皇子府後頭的院子還不少空著的,你要過去住,讓九爺分價一套就是。」

高斌搖頭道:「不是那種,是置辦下來,永為基業的,現在住著的到底是官房,)不自在。」

主要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他父親去做了皇子府的典儀,解了內務府郎中的職。

要是內務府那邊的郎中發話,隨時都能收回院子。

雖說內務府上頭是九阿哥,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可是也讓人不安心。

福鬆沒有說旁的,高家到底不同。

高家的根基在內務府。

九爺之前私下裡跟他提了,要給高衍中一個重賞。

現在聖駕巡視永定河,不在京城,否則關於包衣孳生人口增加新佐領之事,就該拿到台麵上來說。

到時候高衍中佐領有份,得了世職,高家也就是內務府的中等人家了。

以後子弟補缺,都比尋常包衣機會要多,前程要好。

說話的功夫,兩人到了張宅。

兩人翻身下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