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沒有派帖子(打滾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758 字 4個月前




九皇子府,正房。【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麵,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官網】

「昨天爺就該想到的,主動跟著去暢春園不是老十的性子!」

九阿哥跟舒舒感慨道:「今天反應過來,嚇了一跳,還以為汗阿瑪要抬舉老十了,要不是四哥提及,爺都忘了端順太妃這頭了……」

舒舒也沒想到這個,道:「還真是附合皇上素來行事,他老人家對外一直公正。」

眼下先帝太妃凋零大半,隻剩下端順太妃跟淑惠太妃,確實不好厚此薄彼,還有外頭的蒙古各部看著。

不能說隻科爾沁部是姻親,其他蒙古各部都不親近了。

如今淑惠太妃有了小阿哥,端順太妃這裡的對比著是冷清了。

九阿哥道:「那有什麼為難的,給太妃選個小格格就是了!」

舒舒道:「有十弟妹在,怕是太妃也不樂意撫養小格格。」

抱養皇子皇女,還涉及日後的產業繼承。

端順太妃偏著侄孫女,也是人情道理。

九阿哥道:「汗阿瑪越來越心軟了,對噶禮家如此,對後宮也是。」

換了其他人家的格格,入宮就鬨出有疾了,不管什麼原由,都要挪出去。

不是身體不好,就是八字不好。

不過那樣的話,秀女說親多半也會被挑剔。

董鄂家的格格,卻是沒有直接挪出去,這肯定不是因為秀女多出色,而是給董鄂家體麵。

舒舒道:「是心軟,未必是對噶禮,應該還念著裕親王的麵子。」

那兩個董鄂女,不單單是噶禮的侄女,還是裕親王的表侄女。

這也是莊親王去年因子嗣傳言惦記著董鄂家的格格,卻隻是叫人上門傳話的緣故,顧忌的自然不是噶禮一個二品官,而是裕親王府。

康熙四十八歲,在這個時候看,就是眼見著要步入老年。

他的心軟,麵對著舊人;他對太子的防備跟忌憚,也要升級了。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對於皇帝來說,皇權之下,都是他的獨有領地,不容人染指。

舒舒這個時候,盼著太子沉下心來,別跟康熙對上,最好是多撐幾年。

要不然,康熙對完太子,就會再對上其他兒子,戰火蔓延。

九阿哥說完這個,就念叨起自己孩子的「抓周」來,跟舒舒道:「要不要先練習一下?聽說外頭的孩子,多要練練的。」

舒舒搖頭道:「不用,能放晬盤裡的,都是吉祥的說法兒,我還盼著有人跟爺一樣,直接抓算盤呢……」

皇孫抓周所有晬盤,都是內務府製的。

除了製式之外,有時候禦前也會賜下幾樣。

如大阿哥的嫡長子「抓周」時,禦前賜過朝珠跟小匕首。

三阿哥的嫡長子「抓周」時,禦前賜過硯台跟小盆景。

四阿哥的嫡長子「抓周」,禦前賜過筆架跟壓紙。

至於嫡次子或庶子,就沒有這個恩典。

九阿哥想到這裡,眼睛轉了轉,道:「等到大後天,你去園子裡請安,爺送你過去,也在禦前溜達轉轉,提醒提醒汗阿瑪,咱們家這個賞賜,可別隻一份,一起生的,應該三份……」

舒舒道:「占這便宜做什麼?到時候還得罪三嫂跟七嫂……」

那兩位前者有嫡次子跟嫡長女,後者有嫡長女,都沒有這個恩典。

隻有太子妃的嫡女,也得了恩典,禦前賞了如意跟小香盒。

九阿哥卻堅持道:「讓她們眼氣去,不能白擔了『祥瑞』的名兒,這一年下來,外頭胡亂猜測的,不知道生出多少難聽話,孩子們委屈了。」

舒舒想到眼下皇孫與皇孫女的數量,讓孩子們在禦前多露臉也是好的。

奪嫡風波,按照時間波及不到豐生他們這一波,可是以後封爵跟指婚卻是在康熙朝,這多刷存在感就很有必要了。

她想起一件事,是關於歷史上的九阿哥的。

在康熙六十大壽的時候,皇孫與皇孫女們敬獻壽禮,其他皇子府都是皇孫一件、皇孫女一件,到了九阿哥這裡,就是闔家顯眼包了。

不差錢,都是三、四、五、六件,不乏古董珍玩。

這種不按照哥哥們的例走,像土財主似的事跡,自家可以保持。

赤子之心。

不管康熙麵上樂意不樂意,心裡指定是歡喜的。

皇子府宴客的帖子,已經派了出去。

舒舒怕麻煩,擬的客人單子並不多。

皇家這裡,不用說,開府的各房都要請。

宗室這裡,堂親裕親王府跟恭親王府。

姻親康親王府跟順承王府。

外親都統府跟公府。

同輩表親是嫁到納蘭家的郡主表姐跟桂珍格格。

女客還有簡親王福晉跟馬齊夫人。

前者在舒舒訂婚出嫁時都做過大賓,也是母族長輩;後者不用說,也算是長輩。

按照遠近親疏來說,莊親王府與顯親王府也是近支宗室,都是太宗後裔。

莊親王是九阿哥的堂伯父,顯親王是九阿哥的從堂兄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