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汗阿瑪怎麼想(打滾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548 字 4個月前




魏珠過來叫人的時候,來了就走了,沒有什麼動靜。【記住本站域名】

梁九功過來的時候,卻是在衙門院子裡傳旨。

除了九阿哥與十二阿哥出來聽旨之外,高衍中與那個委署郎中,外加上本堂其他兩個主事、兩個委署主事,四十八個當值的筆帖式,都到院子裡了。

九阿哥為首,後頭一步是十二阿哥,再後頭是三位郎中,大家按照品級,站成了一個梯形。

原本寬敞的院子,烏壓壓的人頭,多了擁擠的感覺。

九阿哥心裡有數,並不擔心。

十二阿哥這裡有些察覺。

高衍中低頭,遮住表情。

剩下的人,就隻有惶恐了。

人齊全了,被另一個小太監叫來的慎刑司郎中都圖也到了。

梁九功才揚聲道:「皇上口諭,金依仁停委署內務府總管,著慎刑司查禦史彈劾之事!」

院子裡越發安靜了。

九阿哥想到高衍中提及的金依堯,就小聲問梁九功道:「諳達,那金家其他人呢?」

梁九功亦是壓低了音量,回道:「應該是等慎刑司那邊的結果出來再定。」

九阿哥也就不多問了。

金依堯一人連著曹家、李家,能給恩典的話,不用自己開口,禦前也會給;不能給恩典的話,自己也沒有必要說。

除了金依堯之外,金依仁還安排一個弟弟去了暢春園,也是職官。

梁九功帶了小太監離開了。

都圖望向九阿哥道:「九爺,您可有什麼指導,這當怎麼查?」

九阿哥搖頭道:「按口諭就是,爺也糊塗著,就不外行指導內行了。」

都圖恭敬應了,看了那委署郎中兩眼,回慎刑司去了。

剛才那委署郎中盯著他好幾眼,眼神不對。

那委署郎中有了不好的預感,難道真是都圖使壞?

那金大人歸他審,沒事兒也有事了,這怎麼辦?

他心神不寧。

其他的筆帖式身份低,不敢開口詢問,都是麵麵相覷。

誰能想到,新總管上任剛剛兩個月,就直接停了總管了!

這是怎麼回事啊?

總有個錯處吧?

就是因為辦酒席、收份子?

兩個委署主事中,有個也是金依仁舉薦的,眼見著旁人不說話,硬著頭皮問了一句,道:「九爺,那金大人是要去慎刑司了?」

哪個包衣不害怕慎刑司呢?

九阿哥搖頭道:「不曉得……」

他也不知道是先「禁足」,還是直接拘押在慎刑司。

他是總管,不聞不問也不像話,就對那個委署主事道:「你每天去慎刑司一趟,打聽打聽,看看有什麼能用的消息,許是虛驚一場,金大人年後才到京城,哪裡就能挑出那麼些毛病?」

那委署主事忙應了,心裡卻是放下了一半。

不像是本堂衙門這裡的內鬥,那樣就好。

金家是皇上使喚慣了的,旁人就算算計,最後起決定的還是聖心。

下頭的筆帖式都支棱耳朵聽著,聽了九阿哥這話,就曉得此事不與九阿哥相乾了。

大家也就少了拘謹,七嘴八舌地猜起來。

「是不是得罪禦史處那邊了?怎麼一下子都盯上金總管?」

「誰曉得了,多半是嫉妒!」

「故意的吧,三兩個月不蹦躂一回,怕旁人忘了他們……」

也有不少人沉默。

畢竟金依仁上任兩月,也不是全無錯處,隻用人唯親這一條,就是都在大家眼睛裡。

要知道,筆帖式是內務府官員的起步,大家熬夠了資歷,也是奔著上頭的品官使勁的,要是上頭的人都跟金依仁這樣隻提拔親近的人或包衣世家子弟,那出身尋常包衣人家的就前程無亮。

尤其是有九阿哥比著。

九阿哥上任三年,前後就舉薦了兩個人,一個是張保住,那個是特缺郎中,不占內務府的缺;一個就是高衍中,資歷能力都足足的,皇上都讚過的人。

對於其他人事,九阿哥雖挑剔的多,可是挑的是不公平公正的駁回,並沒有提拔親信。

金依仁上任兩月,本堂衙門這裡舉薦了一個委署郎中、一個委署主事,還補了六個筆帖式。

下頭各衙門除了郎中、員外郎,這個他沒有資格插手之外,下頭的主事、委署主事,還有八、九品的職官,沾手了十幾人。

上旬的時候,更是連都虞司的選補都插手了。

人是上午叫走的,中午就傳遍內務府各衙門,下午該知道的也知道了。

大新聞,內務府的新總管要倒台了……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