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發財(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220 字 2個月前




因為還要趕路,兄弟幾個說了晚飯的安排就散了。

隊伍再次出發,因是官道平坦的緣故,中午就到了遙亭行宮。

九貝勒府的人,早已買了十桶鮮魚送過來。

九阿哥直接叫了行宮總管,道:“今兒爺生辰,晚上添菜,算爺的,禦前、太後處,各孝敬八道菜,妃母跟太子處各六道,嬪母處四道,貴人跟大福晉、十三福晉處各兩道……”

說到這裡,道:“再置辦一桌席麵,送到爺住處,黃酒燒酒少些,再預備一份果子水。”

行宮總管躬身應了。

九阿哥曉得行宮膳房沒有好師傅,道:“看隨扈出來的大師傅誰閒著,賞了銀子下午多忙些……”

說著,就讓何玉柱拿了荷包給那總管,道:“爺生辰,勞他們受累,你代爺將銀子賞下去吧。”

那總管乖覺,接了銀子,跪下道:“竟是九爺千秋,奴才給您賀喜,祝九爺福壽康寧。”

內務府這些老人,並不因九阿哥如今不做內務府總管就敢慢待,誰曉得九爺什麼時候再回來。

況且眼下內務府還有個十二阿哥在,那位不顯山、不露水的,卻正好管著營造司。

外頭這些行宮的賬目,也是那位十二阿哥管著。

九阿哥笑了,道:“倒是嘴巧,承你吉言。”

示意何玉柱單賞了茶封,九阿哥才打發人下去。

等到就剩下主仆二人,九阿哥的眉頭就擰起來。

他問何玉柱道:“爺單給太子孝敬一份,應該就可以了吧?這也不好晚上吃飯,直接提溜太子啊,幾個弟弟還好,也不是客,直接叫一聲就行了……”

早上張羅晚上吃席的時候痛快,到了跟前,想起太子爺來,他覺得腦仁疼。

儲君也是君,不是兄弟。

九阿哥對太子有些避之不及。

何玉柱小聲道:“太子爺若在,怕是大爺會不痛快,幾位小阿哥也不自在。”

九阿哥的眉頭鬆了,點頭道:“爺也是這樣想的。”

太子爺還是供起來,彆跟大家湊近乎,要不然彼此都不自在。

湊到一起,容易生事端,到時候自己這個東道也要擔責任。

何玉柱遲疑了一下,道:“爺之前孝敬東西,不是隻太後處跟禦前麼?這回怎麼加上了幾位娘娘跟貴人?”

彆人還罷,和嬪年歲在這裡,成年皇子也需要避諱。

九阿哥無奈道:“能如何?遇到好吃的,咱們大吃大喝,不顧長輩們?那是四哥的生母、十三阿哥生母、兩位小阿哥的生母……”

生辰正日子,他應該去給娘娘磕頭的,結果人不在。

行宮這裡,沒有他的生母,卻有一堆兄弟的生母,也當敬著幾分。

隻有和嬪什麼也不靠,可既是孝敬妃母、嬪母一回,就隨大流了。

旁人要是在這個上挑毛病,那就是無事生非。

何玉柱道:“那幾位格格處呢?”

這說的是四阿哥與太子身邊女眷。

九阿哥搖頭道:“不用管,那麼周全做什麼?要是連她們都送了,那是不是幾位乾清宮答應也要送?那幾位就算身份低,也是汗阿瑪宮人,比皇子格格金貴。”

早上出來的時候,跟幾位年長的皇子約好了,小的還沒有說。

九阿哥就吩咐何玉柱,道:“你代爺走一趟,跟幾位小阿哥說了,讓他們晚上過來吃飯。”

何玉柱應著,出去傳話去了。

何玉柱先來的十四阿哥這裡。

十四阿哥拍了下額頭,道:“這幾日背書,糊塗了,忘了九哥生辰,一會兒就過去給九哥賀壽。”

何玉柱笑道:“我們爺說了,也是趕上密雲有河鮮,早起才臨時起意,都是家裡人,也就不怕怠慢了。”

十四阿哥點頭道:“九哥說的是正理,又不是外客,都是兄弟,還要送帖子不成?”

何玉柱報了信,就往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處去了。

十四阿哥摸了摸下巴,跟身邊人抱怨道:“眼見著都要到京城了,還張羅過壽,什麼財神爺,這是錢串子,變著法子跟長輩討賞呢!”

身邊人也不敢亂說話,隻小心道:“那主子這邊的壽禮?”

十四阿哥輕哼道:“還能省下不成?從熱河收到的禮裡,挑揀出四樣吧,出門在外,也是沒法子之事。”

那人應了,下去預備去了。

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這裡,早有諳達太監跟嬤嬤提醒,記得九阿哥的生日,正換了衣裳,打算去送壽禮。

聽說九阿哥晚上開席,十五阿哥就道:“嗯,嗯,我們到時候過去。”

十六阿哥則是笑了,道:“就是九哥不張羅,我們也打算今兒蹭九哥的長壽麵。”

何玉柱道:“我們主子記得兩位爺愛吃魚丸,還專門吩咐下去,今晚有魚丸。”

小孩子吃魚沒有耐心,身邊奴才侍候用膳吃著也不自在。

這魚丸是去了刺的,做成鹹鮮口的倒是正合適。

十六阿哥更期待了,忙追問道:“是帶餡的,還是不帶餡的?”

何玉柱道:“兩樣都吩咐了,帶餡的做成清湯魚丸,不帶餡的做成糖醋口的……”

十六阿哥立時道:“那中午我要少吃幾口,等著晚上那頓……”

*

九阿哥處,白嬤嬤過來送生辰禮。

孫子孫女這麼多,太後記得的總共不過一手之數。

九阿哥這裡記得,是因為兩次北巡,祖孫兩個都在,又有蒙古王公送九阿哥生辰禮,太後就記下了。

生辰禮也不是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一套銀鼠皮的褂子,一頂貂帽,一雙鹿皮靴子,二十斤銀絲麵。

多是穿戴的,就是專門預備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