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幕與地絡 (1 / 2)





第669章 天幕與地絡

「掌門,我們發現的那處青木煞地穴是二階上品的,還沒有被開採過,不過因為靠近荒墟那邊,有一群青狼妖獸守護著……」

陳莫白在靈寶閣有個長期掛著的任務,就是收集青木煞,周王神對此非常重視,這些年來在自己霄國境內各處尋找。【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不過修仙者也是人,哪怕是專業的地師去尋找這些靈脈地穴,九成九也是一無所獲,就更不用說是普通的散修了。

這次能夠發現青木煞,也是得益於開辟兩道大河的規劃。

陳莫白選擇的河道位置是經過精心考察和設計的,每一處拐點都是高原之上已知的靈脈靈樞,河水經過之後流淌在高原之上,就會帶著這些靈樞之中的靈氣出來浸潤大地,使得土地肥沃,草木豐茂。

除了這些之外,陳莫白還借鑑了仙門「地絡」的思想。

這也是他結丹之後才知道的,地元星之上的所有山川河洛,都被仙門前代化神們凝練成了一個超級大陣,網羅了所有的靈脈,總控大地靈樞,樞紐就是五峰仙山。

也正是因此,五峰仙山才是六階靈脈。

仙門所有的靈氣,都要經過五峰仙山那邊的地絡總閘,才能夠釋放到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然後再由當地的靈網部門按需分配,再一級級通過地絡網管運輸到千家萬戶之中。

天幕與地絡,這兩個超級大陣如果同時運轉,甚至可以驅使地元星衝出現在的星空軌道,衝向未知的宇宙瀚海。

以神木宗和陳莫白現在的實力,自然是做不成和天幕和地絡。

不過根基卻是可以先打好,在開辟兩道大河的同時,陳莫白也讓神木宗的陣法部和靈脈部跟著記錄整個東荒高原的地勢與靈脈,讓他們在大河流經的靈脈靈樞埋入了一塊塊陣盤,一道道陣旗。

等到將來如果神木宗之中能夠培養出一個出色的陣法師,就可以將這些全部串聯起來,形成九曲河洛大陣,嘗試地絡的一部分。

而這次發現青木煞地穴,就是得益於此。

一部分在河道開辟之前,先行尋找靈脈,測定靈樞的神木宗弟子,在打入陣盤之後,發現沒有反應。

後麵陣法部和靈脈部的真傳同時過來,在地表上殼打了一個洞口,發現了噴湧而出的青木煞。

不過這處地煞靈穴的範圍不小,竟然還延綿到了荒墟之中。

神木宗在這邊打開了地穴的口子,開始收集青木煞的時候,引來了一群妖獸的襲擊,差點就被全滅。

但兩個真傳的鬥法能力不錯,甚至因為這些年宗門大發展,腰包也鼓了,購買了不少保命的好東西,硬是撐到了周王神帶人過來。

後麵就是周王神一邊派人守住這處青木煞的地穴,一邊立刻將這件事情匯報給了陳莫白邀功。

「青木煞之事,算是功勞。」

「不過這莫河的開辟進度,卻是滯後太多了。」

「兩江匯合的工期若是被你們這裡拖累了,治理虹國荒漠化土壤的大功德也就會推遲。」

視察完莫河的進度之後,陳莫白帶著周王神羅雪兒一行人前往青木煞地穴所在,不過路途之上,他還是著重強調了一下重點工程。

雖然尋到了足夠的青木煞之後,他就可以凝練四階的極陽斬。

但在仙門成長的他,卻是明白,集體的強大與強盛,才是傳承不絕的關鍵。

畢竟就算是化神真君,壽元到頭也是一捧黃土,仙門靠的是代代都有化神不斷,才能夠維護社會安定與繁榮,造就數千年的和平盛世。

陳莫白作為神木宗掌門,在有了周聖清這個元嬰之後,他希望能夠再次深耕,培養出更多的結丹修士,補足作為元嬰大派的上層根基。

畢竟東夷三大派之中,巔峰時候結丹修士都是超過十位以上的。

結丹多了,才有出元嬰的可能。

而卓茗和尹青梅兩人,都是有著元嬰潛質的天才,所以陳莫白想著是儘快將她們兩人培養起來。

所以雖然自己能夠練成極陽斬非常高興,但陳莫白還是敲打了一下周王神和羅雪兒兩人,讓他們專注到最關鍵的工作上。

「掌門,我們也想努力啊,但宗門三殿十二部的人接任務都是挑著去岩國那邊的,實在是沒有了,才會想著來我們霄國這邊……」

羅雪兒忍不住開口訴苦,她作為前任賞善殿副殿主,在神木宗也是人脈寬廣,滿以為自己和周王神聯手,開辟一道大河不是難事。

但真正做了之後才發現,神木宗的後生弟子們,可太現實了。

卓茗作為小南山一脈最耀眼的掌門弟子,再加上她自己也爭氣,種植了上萬畝的靈田免費發放靈米,導致神木宗的有生力量,都是一股腦的湧去岩國。

哪怕是在靈寶閣之中接不到任務,直接到了岩國,隻要是個修士,會兩手法術,就能夠找到活乾。

就算不會法術,賣力氣開挖河道,也是效力遠超凡人。

因為卓茗向煉器部定製了大批量的一階鐵器,有開挖河道用,有鋤田之用等等,這些都需要有靈力才能夠驅動,那些練氣三層以下的修士,靠著這些活,因為能夠得到免費的靈米福利,全部都是搶著做。

羅雪兒和周王神兩人也是想過照搬岩國那邊的成功經驗。

但沒有卓茗這等出色的靈植夫把控全局,收成效率低不說,就連開墾河道的事情也耽誤了。

「掌門,主要還是我們這邊人手不夠。其實卓師妹也經常過來幫忙指點,但宗門弟子都不願來這裡,你看是不是以宗門的名義出個政策,引導一些練氣弟子過來霄國……」

周王神這些年乾下來,也深深感覺到了勢單力孤的滋味。

本來剛剛出任鎮守的時候,他仗著周家的勢力,來霄國這邊拉起了堪稱最為豪華的班底,連他在內四個築基,十二個前真傳,以及上百個練氣弟子。

而鄂雲帶著元池冶,以及陳莫白支持的魚連、戚瑞,也就勉強在築基數量之上與他不相上下,但跟著去岩國的練氣弟子數量,是遠遠不如他。

現在短短十幾年過去,已經徹底反了過來。

周王神麾下又多了周冰燕以及另外兩個招攬過來的宗門新築基,七個築基修士,幾乎可以抵得上整個霄國所有修仙家族的底蘊了。

哪怕是放眼整個東荒,也是僅次於各大派。

但再一看岩國那邊,周王神心中就隻剩下了「酸」的情緒。

原本鄂雲四人就不說了,後麵陳莫白在那邊辦了個長生學宮,將自己最小的弟子江宗衡留下來執掌,巡查整個東荒之後,又有丁盈,連懋誌兩人主動留下,這加起來就是七個築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