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 明鏡諸訣(1 / 2)

行行 小羊毛 1652 字 2023-05-19




君黎頓然有悟,道,我師父也常說要多多習練“定力”,想必就是“觀心”這訣的意思了?

朱雀麵上一冷,道,你“師父”?

君黎一怔,才明白自己說漏了嘴,忙道,我是說……是說先師逢雲道長。。。

朱雀哼了一聲,才道,“沒錯,‘觀心"一意,與定力有極大關係。現今世上之內功心法,鮮有將觀心自省放入其中,卻不知若人無此定力,縱然習得高深內功,也不過為武所噬――功力愈高,卻行愈險。因此而走火入魔終致功力全失或是喪命,倒還罷了,不過是自食其果;但若心智淪喪,便指不定做出什麼樣事來。

“我看你定力略好於常人,想來是於此有過修煉,所以這一訣你應該也有所悟,不會太難。待到有所得,你再如昨夜一般以‘逐血"試試――那劍雖凶,但到那時候,也便應左右不得你心意。”

君黎心下激動,便道,是,多謝師父。

朱雀點了點頭,道,“‘觀心"之後,尚有八訣,你如今首訣已快,我先告知你那八訣之名,但習練卻不必操之過急,循序漸進就是。

“第三四訣,又是相合相輔,是為‘若虛"意與‘若實"意。我當年雖逃得活命,但那內傷難以痊愈,自此夜夜發作,冷徹心骨,雖遍訪名醫,卻無力回天。大夫多數都說我必活不出兩年,叫我每日守住火盆取暖,或可減輕痛楚、延緩發作。我便此苟延殘喘好一段時日,還給自己改了名叫‘朱雀",想借火鳥灼熱之意,以度此難。可倏忽又到冬天,滴水成冰,人人都縮脖攏手,那火盆常人取暖尚且不夠,何況於我,更是如同杯水車薪,而我非但身內冷,還更周身散出寒意來,旁人見我便如見鬼魅,避我尤恐不及。我躺在床上便生心灰,但仍是那一個念頭――還不想死。一日忽發奇想,想著那寒傷在我體內已經如許多時日,旁人早將我當個冰人,若我真是個冰人又如何?一個冰人活得最好的時候難道不正該是在冬天――這世上誰都可以怕冷,唯獨冰人是不必的。

“於是我第一次開始考慮放棄驅散體內之寒,而接受其作為我身體的一部分,就當我天生如此。這在一開始是極為困難的,我放棄火盆,每日隻在房內打坐,感受體內之息,但‘寒"究竟仍是苦,我必須要欺騙自己那種痛楚並不存在,才能堅持下來。這般欺騙,就是後來的‘若虛"。這便如你無法對抗一個強敵時,便決意納他為友,可這友人其實也並非那般聽話,尤其在一開始,未必便願意與你為友――而那些並不友善之舉止,你卻必須裝作不知。時日一久,他或許會改變心意,或許仍然不會,甚至變本加厲,這都未知,但你必須清楚:即使他改變心意願意與你為友,也決計不是無緣無故的――你身上必然要有他所可藉之力。因此,我後來離開住處,反而去到野外,去到更冷之處,因為我知道那才是我身上的‘寒"更喜愛的地方――我必須要讓我自己更冷,才足以容納我體內這個‘寒",才讓它有理由願意‘與我為友"。

“那時候身周的人都以為我瘋了,覺得我或許自知活不了多久,便自暴自棄,以求速死。其實我卻在利用那天地之寒,苦煉自己,將‘若虛"化為真正的實力,是為‘若實"之力。那一個冬天過去之時,我知道我贏了。或者說,我覺得我贏了――我回來的時候,身體比走時更寒。寒傷從來沒有痊愈。它還在,隻是沒法與我相抗了。

“但春夏隨即到來。那寒傷慢慢吸收我先前體內之寒,愈發強大,我沒了外力憑借,又有些抵它不過,於是一路北上,尋求寒冷之所。最後尋到那冰川――我後來那‘朱雀山莊"――便此住下來,已是許多年之後的事情,而那一路我也便虛虛實實與我體內之傷似友似敵地互鬥不休。雖然沒能完全控製了它,但至少它的動向逃不出我預計,大夫所言的兩年之期卻已早過。

“這兩訣你聽來似乎與你乾係不大,但事實上,這虛實相輔,卻是與世上萬物相處之理,亦是你習練內功從無到有,從貧瘠至豐沛之最要二訣。你秉性非寒,習我‘明鏡訣"也不會將你變成那般‘冰人",但縱無此累,習武之路必非坦途,終究會遇到些阻滯,需要以這二訣心法相與。待前四訣習得之後,你便可稱有所小成,輔以你原本的身法劍法,出得門去,也堪躋高手之列了。”

君黎聽他一番言語,頭一次對成為一名高手心生神往,隻道,那後麵呢?後麵還尚有六訣?

朱雀點了點頭。“前四訣是我在那冰川之中回憶當年所遇而寫,後六訣卻都是去了冰川以後所悟。第五訣名為“潮湧”,取自每到春時,那冰川積雪融化,自山下滾滾而去的驚雷般氣勢。那姿態之狂放,之倨傲,雖百萬人亦無可匹敵,當者自潰。這一訣的兩個要點,其一自然是豐沛精深之內力,其二卻是那桀驁不羈之氣勢。若是你來習――內力這一層,倒不必擔憂,三、四訣之後,你進境必快;氣勢那一麵,卻要看看了。”

他便真的將君黎看了半晌,才道,“你天生不夠張揚,若不是那‘離彆意"之相,似你這樣的人,我是不會起心來教的。但是太張揚的人,卻又更未必適合,因為他們恐怕連‘逐雪"‘觀心"都要過得艱難――收弟子這般事情,當真費思量。”

君黎似是想了一想,才道,君黎鬥膽,想問一句――氣勢一說,其實未必非要那般張揚吧?“明鏡訣”既然重心境之悟,我見其中也多內斂之意,為何又有這般狂放之訣在其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