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祠祭大禮(2 / 2)

巡天妖捕 寂寞我獨走 1083 字 11個月前




林季微微一點頭,立時也想了起來。

眼前那個身穿青藍色錦緞長袍的,正是當年他在這座山神小廟救下的三個書生之一。

“在下柳成儒拜見恩公!”那人麵朝林季深躬一禮道,“當年恩公救命之情在下始終銘記在心,卻一直無以為報。卻不想在恩公的祠祭大禮上再得相遇,真乃天意使然也!”

林季一楞不由奇道:“我的祠祭大禮?”

“正是!”柳成儒恭敬回道,“秦亡前夕,曾有一隻巨蟾大妖禍亂粱州,吞人無數,萬民遭災。前不久,眾多冤死之魂相續托夢給家眷子孫,說是林天官斬了那妖孽替他們報了仇。各地鄉民爭相祭拜,卻苦無處所。於是,在下就想起這間小廟來。”

“天官當年力弱尚微時,就豪心正氣妖鬼不懼。如今仙法大成威然赫赫,更能保的一方安平!這生祠祭廟立與此處卻是正好!”

“看了吉辰,就在今朝。在下特來祭天告文,重修梁宇。不想卻正逢恩公舊地重遊!這不是天意又如何?”

聽聞至此,林季有些無奈的笑道:“林某既不是神仙,又不是佛陀,為我建個什麼祠廟啊?這可受不得!”

“恩公自可受得!”柳成儒拱了拱手,指著破爛的供台前方那尊早已垮塌的佛像一臉誠摯的說道:“恩公也知曉,這廟中原本供著尊山神,可那神像享了供奉受了禮拜卻一事無為!當年若不是恩公恰巧經過,在下等三人怕是早已命損。那鬼王圍困梁城時,多有亂鬼肆虐,那山神可曾護誰周全?那妖蛟大殺四方時,那山神可曾顯了神通?僅是木雕擺設而已!”

“於是,在梁城鬼患結束後,百姓就砸了那山神像,又從大梁寺請了尊佛來。那佛看起來寶相威嚴挺像那麼一回事兒!可隨後那巨蟾妖王禍亂千百裡,殺人萬萬千,可那佛依舊整日枯坐與此,誰見他動了分毫?莫說那廟外人間,就連這廟內眼前,那佛也顧不周全!”

柳成儒說著,又指向那幾具白骨道:“就在這廟中,就在這佛前,有多少人被鬼怪所害?既不扶善又不除邪,又是留他何用?所以,在巨蟾作亂之後也被人砸碎了!”

“而恩公你,尚且微弱時就敢以身犯險。在青陽縣拚死擋住了夜行百鬼,在粱州時獨闖鬼殿。更在平時除妖殺邪無以儘數!粱州百姓全自心知!”

“仙法大成時,又滅了妖王,安了殘魂!這又是何等功德?”

“天下修士萬萬千,可誰又曾為我粱州百姓血恨伸冤?這祠廟是百姓自發而建,誠心而鑄。上可告天,使那天道善惡有昭然,下可安百姓,使萬民可心安。恩公不必推脫,若恩公都當受不起,這九州天下便應香火斷絕,廟塌祠破!若不立恩公,天理不容天該死,萬民難應民何苦!還請恩公萬勿推辭,恤我萬民之心!”

柳成儒這一番慷慨陳詞,倒讓林季不好再說什麼了。

大秦亡破,天下大亂,監天司早已不存。

那億萬百姓不但要經受刀兵之苦,更要飽遭鬼怪侵襲。

供了神,神不靈。

供了佛,佛不應。

若遇了鬼災妖患,又去何處找安平?

哪怕僅僅是一縷寄托,也無處安放!

“罷了!。”

“且就隨了萬眾心意吧。”

“反正對我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壞事,大不了再被砸一次。”

林季自嘲的笑了笑,看了眼柳成儒身後那個手持鋼刀的光頭壯漢道:“若林某沒記錯的話,你可曾是梁城衙役?”

“是,林大人好眼力,好記憶!”那人趕忙收起鋼刀,躬身施禮道,“小的孟飛,原在粱城刑房當差,當年曾為大人跑過腿。”

“那你怎麼又去當了和尚?”林季掃了眼他腦袋上的戒疤道。

“哎!”孟飛長歎了口氣很是無奈的回道,“大人,這也是無奈之舉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