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順勢而為(1 / 2)





雖然蘇明玉已經不需要為赴美留學的費用而擔憂了,但是她仍舊保持著高強度的打工生涯,直到李傑找她商談準備報考什麼學校時,她方才醒悟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蘇明玉的首選目標當然是史丹福大學,因為李傑的緣故她準備報考斯坦福商學院,斯坦福作為精英私立學校,擁有的資源讓公立大學望塵莫及。

斯坦福商學院擁著著世界頂級的師資和一流的學生服務團隊,有著近百名全職教師,其中不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作為頂級院校他的招生自然是挑剔的,斯坦福商學院每年的錄取比例大概隻有6%左右。

蘇明玉的本科學歷是姑蘇大學師範專業,這無疑是一個短板,想要從千軍萬馬中殺進去必須要開『金手指』,不然按照常規手段極有可能落選。

鑑於學生的身份,李傑給她提的意見是刷論文,經濟學公認的五大權威期刊有Econometrica(計量經濟學)、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利堅經濟評論)、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正誌經濟學雜誌)、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經濟學季刊)、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經濟研究評論)。

但是想要在這五大期刊上麵水論文難度確實太大,就算是李傑也要花個一兩年的時間籌備,他建議蘇明玉先在國內的期刊上水個幾篇學學經驗,然後在轉投九大核心期刊,最後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水上一篇五大。

經濟學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需要絕對保證其準確性,正文加附錄部分動輒幾十上百頁,不仔細打磨的話恐怕連初審都通不過,雖然李傑能幫蘇明玉代寫,但是以蘇明玉的性格是決計不會同意的。

所以,李傑隻會給蘇明玉適當的指導,真正撰寫人還是蘇明玉,當然李傑自己也會水上那麼幾篇,起碼讓自己的簡歷好看一些。

目前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才剛剛興起,李傑借著後世的眼光想要找準方向刷個幾篇論文還是比較簡單的,什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3G、4G之類的方向不要太多。

蘇明玉選擇的是斯坦福,李傑沒有和她選擇同一所院校,而是他隔壁的哈斯商學院,主要是為了錯開競爭,反正他就算去上學也不會把時間完全花在學業上,對於美利堅執行他早就規劃好了方向。

哈斯商學院同樣是美利堅前十的頂尖商學院,因為招生人數少於斯坦福商學院,錄取比例比斯坦福商學院還要低,僅不到1%的申請者被錄取。

蘇明玉之前沒有詳細了解過留學的條件,她還以為隻要成績好分數高就能夠被錄取,這也和蘇明哲沒有和蘇明玉提過有關係,因為蘇明哲心裡十分清楚的知道,以蘇家的條件根本無力支撐兩名留學生,所以蘇明哲並沒有和蘇明玉介紹過。

令蘇明玉開心的是,這兩家學校都會提供數額不等的獎學金,而且比例很高,隻要她能按照李傑規劃的道路走下去,一個全獎是跑不掉的。

從那之後,蘇明玉就辭去了英孚教育的兼職工作,隻留下一家家教和圖書館的兼職,這兩家兼職她是萬萬不會辭去的,假如沒有這兩家的兼職收入,她的日常生活都會成問題。

李傑起初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她全辭了,但是考慮到蘇明玉的性子,也就沒提了,因為他知道就算提了多半也是不了了之。

隻得從另外一方麵儘量保證蘇明玉的生活質量,蘇明玉之前沒寫過論文,對於論文的格式,投稿規則等等都是一頭霧水,指導論文總歸少不得要經常碰頭,一來二去兩個人在課餘時間經常聚在一起,吃飯自然也就由李傑全包了。

兩個人常常聚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其他人的關注,一些風言風語頻頻在校內流傳,蘇明玉寢室的那幫人隻要一見到蘇明玉就追問個不停,學生的精力太過旺盛,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能討論個半天,特別是李傑的關注度本來就很高。

一開始蘇明玉還有些不習慣,後來見得多了也就聽之任之了,不過也不是一點影響都沒有,本來好端端的學術討論自然而然的夾雜了一絲曖昧的氛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