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時代!(1 / 2)





復興島,動力實驗室。

李傑來到復興島的第三天,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誕生了!

蒸汽機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技術要求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簡單的來說就是氣缸和換向閥伐。

蒸汽推動活塞在氣缸之內做反覆運動,通過連杆帶動飛輪旋轉,將往復運動變為圓周運動,而飛輪反過來又帶動換向閥,改變活塞兩次的進氣與排氣關係,實現機械自動換向,來維持機器連續運行。

即便是簡單的蒸汽機,技術和工藝要求相對較低,但是考慮到南宋時期的技術水平,這裡沒有精密的工具機,沒有焊接,所有的零部件幾乎全憑手工打造。

李傑在進入副本之前就考慮到了這一點,為此他特意找了一位機械動力學教授,出經費讓他給自己設計出了一款能夠在南宋造出來,並且可靠性和質量都要優於六百年後的瓦特蒸汽機。

僅僅這一個課題就花費了李傑小一百萬,然而即使有著完整的工藝流程,在製造蒸汽機的過程中還是走了不少彎路,雖然李傑可以親自上陣,但是他並不願意這麼做。

確實,有他的加入的確能更快地造出這一台蒸汽機,但是再之後呢,不可能每一次遇到問題都親自上陣吧,那樣一來,即便他又分身術也忙不過來。

蒸汽機項目自立項起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開發組的人遇到了無數難題,之所以耗時這麼久,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的思維一下子轉變不過來,難以想像居然能夠完全依賴機械來替代人力,而且還是水蒸汽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

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

這群人一開始還以為李傑是在拿他們開玩笑,要不是李傑強逼著他們邁出第一步,恐怕到現在這台蒸汽機還造不出呢。

「東家,歷時四百三十一天!終於,終於造出來了!這就是我們造出來的蒸汽機!」

向李傑介紹的人是動力實驗室的組長殷亮,他是從成都府路逃難過來的,他出身在一個殷實之家,算是一個富家少爺,家中自小便準備讓他走上科舉之路,與旁人不同的是,殷亮自幼對機械的興趣遠遠超過對經義的興趣,不過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把這個愛好深深的埋藏在內心深處。

如果不是把大多數精力放在了機械上,殷亮現在不出意外應該已經登科了,然而好景不長,這一切都因為一場戰爭改變了。

蒙古人打到了他的家鄉,當時殷亮恰好出門遊學躲過一劫,等到他再次回到家中,父母妻兒全都被殘忍的殺害了,家中的財產也被劫掠一空,等他把家人安葬之後,還未等到頭七,便有消息傳來。

蒙古人又要來了!

他就這樣渾渾噩噩的跟著流民一路逃到了臨安府,自那之後他便立下誓言,這輩子一定要向蒙古復仇,哪怕他一無所有,哪怕他人微言輕。

機緣巧合之下,殷亮找到了天然居的外圍組織,李傑這些年除了偶然遇到過一些人才,其他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源自天然居的外圍組織,一般能被吸納進天然居外圍組織的人,要麼是因為戰爭家破人亡的,要麼是被奸佞逼到走投無路的。

當然,天然居外圍組織也不是什麼人都收,李傑製定了一套嚴格的考核標準,如果無法通過考驗,那麼,這個人一輩子都無法進入組織核心。

殷亮就是通過層層篩選最終進入組織核心的,得到李傑從後世整理的機械知識,他的潛力好似一下子全爆發出來了,短短一年的時間便弄明白了蒸汽機的原理,假若沒有他的推動,蒸汽機的問世恐怕還要稍微晚上一段時間。

新鮮出爐的蒸汽機還有一些簡陋,粗獷中帶著些許豪邁,頗有一種後世戰鬥民族的風格,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做任何事情最困難的都是從零突破到一,隻要打破了零能到一,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

蒸汽機的旁邊擺放著一座木加鐵混合製造出來的簡易車床,雖然仍舊有些簡陋,但是好歹它是一台工具機,起碼比手工打磨零件要方便得多。

車床的製造難度要比蒸汽機簡單多了,目前在李傑麾下勢力內部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車床加工部分零部件,這次蒸汽機完成,放上一台工具機在這裡,不過是為了向大家證明機械的力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