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意外相遇(補更)(1 / 2)





大名府位於黃河之畔,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發展,逐漸形成重鎮,在北宋時期大名府是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重鎮。

靖康之恥後,北方儘數被金國占領,大名府在軍事上的戰略意義蕩然無存,如今又被蒙古人占領,這座軍事重鎮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這座歷經千年的雄城隻留下了一片斑駁而又雄偉的城牆,除此之外,並無其他。

李傑一路東行,路上所見所聞可謂是觸目驚心,蒙古在進入中原之初,對於原西夏、金朝統治區域,實行了殘暴的屠殺政策,河南、河北兩處尤其嚴重。

為了鎮壓百姓,蒙古人兵鋒所至之處,隻要對方稍有抵抗,破城後進行屠戮隻道是家常便飯,倖存者則會被擄往漠北為奴,中原許多昔日繁庶的地區,如今都變成『百裡無人聲』的荒涼地帶。

大名府也是其中之一,此時的大名府哪還見得到一絲往昔的繁華。

街道上的行人寥寥無幾,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臉漠然,好似未來完全沒了希望。

街邊的酒肆、飯店還開著的也是屈指可數,即使開著的,裡麵的客人也不多,這些客人大多是攜刀帶劍的江湖人,不通武藝的普通人非常稀少。

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並不難猜,拋開被殺得以及擄去漠北當奴隸的,剩下的人大多懼怕蒙古人的殘暴統治,不惜拋家棄業,舉家逃亡,畢竟人沒了可就什麼都沒了。

李傑途徑荒野的時候就發現,外界的流民不知有多少,數也數不清,漫山遍野全都是,其中有老老實實建寨生活的,也不乏搖身一變轉行當劫匪的。

和南方宋廷統治下的區域相比,北方的百姓簡直就是生活在煉獄之中。

農耕社會中人口才是繁榮的基石,習慣了遊牧生活的蒙古人暫時還沒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的作法還像往常一樣,燒殺搶掠,將所有能帶走的財物包括人統統全部打包帶走,根本沒做好長久統治的準備。

耶律楚材深知在中原地區實行這種滅絕人口的政策是不對的,這樣或許可以震懾一批人,但是更多的是加劇被征服地區的反抗,同樣也不利於後續的恢復生產。

最終,蒙古隻會奪得一片充滿積屍和斷垣殘壁的焦土,但是他的出身就註定了他的地位,何況現在蒙古掌權的是脫列哥那。

自從上次他暗自拒絕了脫列哥那換儲的建議,他現在已經被剔除了核心。

麵對這種情況,他隻能望洋興嘆,即便他先後效力於成吉思汗、窩闊台,然而那又怎樣?

在脫列哥那眼裡,他不過是黃金家族豢養的一條狗而已,不聽話了換一條便是,反正人多的是,又不缺他一個。

『恩,有宗師在城內戰鬥!』

「死臭蛇!難不成你這些年就學會了抱頭鼠竄嗎?就像當年如同喪家之犬逃回西域一樣?」

突然,李傑耳邊傳來一聲怒罵。

『這聲音是鐵匠?』

驀然回首,隻見兩人一追一逃就像著李傑這邊趕來,追趕的那人正是牛家村的那位鐵匠,前方逃竄的那位身形枯瘦,年約四旬,稀眉眼小,兩塊顴骨又高又尖,他一邊跑著一邊不忘回話。

「嘿嘿,爺爺我今天尚有要事,家中美人正等著爺爺享用呢,可沒有興致陪你這個國破家亡的蠢材玩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