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我要舉報!(補更)(1 / 2)





一天的營業額四十多,一個月豈不是一千多?

大碗茶的成本大家都心知肚明,毛利百分之五十,如此一來,一個月的毛利豈不是五六百?

嚇人!

太嚇人了!

在這個平均月薪三四十的年代,五六百的利潤足以把人驚掉下巴!

李傑注意到姚文廣三人那亮的發光的眼神,他可沒有他們那麼樂觀,今天的營業額能有四十多塊是多重因素疊加到一起的緣故。

第一,這裡是前門樓子底下,最好的商業街之一,四九城人流量最為密集的場所之一,地理優勢明顯,換做別的地方,營業額絕對達不到今天這個數字。

第二,今天是開業第一天,大家都覺得新鮮,即使囊中羞澀的人也不介意花個兩分錢嘗嘗鮮,固定客戶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想要繼續保持下去有點困難。

第三,高末兒茶葉功不可沒,如果沒有這個獨家法寶,恐怕今天的營業額要少個一兩成。

第四,天氣因素,大碗茶是有淡旺季的,夏天天氣熱,走在日頭底下出汗多,渴得快。

第五,大碗茶是獨門生意,數遍四九城,暫時也隻有他們一家,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等到消息擴散開來,必然會有人跟風,到時候生意肯定會差上許多。

雖然是種種因素疊加到一起才有今天的『奇蹟』,但是即便未來再也達不到這個高度,一個攤位養活三四個人絕對不是什麼問題。

不出意外,街道辦很快就會收到風聲,畢竟今天茶攤的生意實在太好了一些,哪怕接下來幾天的生意隻有今天的一半,也是瞞不住的。

幸好李傑是通過楊建華他爹的名義來推行的『大碗茶』模式,即便被跟風,首功肯定是沒跑的。

別看現在知青返城尚未迎來高峰,但是每年那麼多的中學生畢業,工作名額本來就十分緊張,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返城幾個月卻依舊沒有工作。

大碗茶模式必定會引起官方的關注,或許很快,四九城的大小街道就會出現無數的茶攤。

唯一不好的一點是,歷史上的大碗茶要到後年,也就是79年才出現,那時候的政策相比於現在要寬鬆許多,到80年的時候,國家會放開個體戶的口子。

屆時經營大碗茶的多以個體戶居多,不會像現在,隻能由官方牽頭,掛靠在公有製的基礎上。

李傑提前祭出『大碗茶』模式,確實會堵掉不少人的財路,不過這些事情對他本人並沒有什麼影響,他又不指望靠著大碗茶賺錢。

等到大學畢業之後,政策逐步放開,那時候才是真正賺錢的時候。

不過李傑並不打算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賺錢上,錢對他來說沒有多少吸引力,賺的錢夠用即可。

收攤回家之前,李傑特地給三個小老弟分析了一下現狀,免得他們誤以為茶攤是個聚寶盆。

扣除掉所有的成本,平攤到全年,大碗茶每天的利潤不過七八塊而已,再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一天所得大概在兩三塊的樣子。

聽完李傑的分析,三個人依舊是興奮不已,他低估了三人對金錢的渴望,兩三塊每天每人,一個月的收入也有四五十了,遠比進工廠學徒工的工資要高。

看到他們興致高昂的樣子,李傑也不好意思潑冷水,茶攤是掛靠在街道辦名下的,並不是私人所有,而且他們暫時還拿不到那麼多的錢,自己投入的成本還沒收回來呢。

忙完所有的事情,李傑回到家已經九點多將近十點,不出意外,堂屋的燈還亮著,韓母一直等到現在。

「今天累了吧,我去給你下碗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