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農工商(1 / 2)





傍晚,韓家小院。

韓母今天特意包了一大盆餃子,豬肉餡的,孟小杏和紅花兩個人狼吞虎咽,吃的一嘴油,一邊吃一邊嚷嚷著『好吃,好吃』。

大姨看到兩孩子的吃香,不禁嘆了口氣。

「唉,老三啊,真是羨慕你們城裡人,你說當初我們為什麼就沒想起來進城呢?守著那兩畝地有什麼用,一天掙個一毛一的公分,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人,吃也不吃飽,得虧這些年沒在鬨什麼災,否則也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韓母瞧了一眼大姨,這話她也不好接,隻得安慰道。

「大姐,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您想開點,未來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

大姨轉頭瞥了一眼韓母,垂頭喪氣道:「是,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但那是你們城裡啊,去年剛剛大規模調整過一次工資,可是咱們鄉下,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一眼就看到了頭,一點希望都沒有。」

說著說著,大姨的眼眶就紅了,不自覺的伸手抹了抹淚。

大姨口中的漲工資確有其事,去年,中樣下發文件,決定給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漲工資。

這封文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計劃經濟體製下,不論是生產任務、採購、人員定額,還是人員工資,全都要按照計劃行事。

市場經濟下,如果一家單位要調整職工工資,領導直接拍板就可以了,但是計劃經濟體製下並不是這樣的,廠領導無權決定工資漲幅,同樣的,廠領導無權降工資。

一切都要按照規章製度辦事,想要調整職工工資,必須中樣出文件,地方定細則,指標下達之後,向主管單位,層層報批。

審核通過,主管單位給企業下方多少調資指標,譬如主管單位給100個指標,那麼企業就可以給100個員工調整薪資,可以不足額,但是不能超額,多一個都不行。

而77年這次工資調資的範圍非常大,每個單位有40%的人可以上調工資。

上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調薪還是在64年,距離這次已經過去了十三年,相當於在這十三年裡,絕大部分人的工資一毛都沒動。

雖然77年調薪的範圍很大,但是也隻有40%的人調了薪,意味著依然有60%的人沒有漲工資。

每當企業調薪人員名單一公布,那場麵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為了分配好指標,不論是職工,還是領導,全都是絞儘腦汁,費勁了心思,各種手段層出不窮,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激動,有人歡喜,有人憂傷。

韓家的幾個兒女中,大哥、大姐參加工作早,資格老,順利的拿到了指標,二哥為人木訥,不善交際,加之參加工作的年限低,沒能如願的拿到指標。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同樣參加工作晚的二姐,卻拿到了指標。

當時,二哥韓春生還為這件事生過氣,一見麵就嚷嚷著不公平,讓人啼笑皆非。

韓母看到大姨抹淚,心裡暗自焦急,可是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對方。

正在此時,韓母的目光忽然看到兒子,心裡想著。

『對啊,春明是大學生,他肯定比我會說話。』

於是,韓母趕忙眼神急轉,示意李傑出口安慰一下大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