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試探(第三更)(1 / 2)





十二月一號,知青工作會議已經開了一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月的激烈討論,秉持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很多事情都已塵埃落定。

比如肯定上山下鄉的正確性,當然,根據辯證唯物主義,世間的任何東西都有兩麵性,既然有功績,那麼肯定也存在問題。

真理越變越明,距離真理標準大討論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時間,期間可謂是全民參與,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了這一觀點。

認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代表大家認同辯證唯物主義。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與會人員不僅認識到了上山下鄉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明確的提出來了。

敢於承認錯誤,直麵錯誤,並且勇於擔當,積極糾正錯誤,相比於過去,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治大國如烹小鮮,那位老人深知這個道理,有些改變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步子邁的太大,是要出問題的,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都是吃過這個虧的。

同樣的錯誤不能再犯!

妥協是一門高超的藝術,每個派別的主張、訴求都各不相同,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就需要高超的技巧。

為了讓會議順利進行下去,部分異議比較大的議題都被單獨調了出來,放在最後的一周時間進行集中討論。

今天,楊崇喜準備把『個體戶』這一敏感話題挑出來,讓大家議一議,論一論。

他從未想過,這個提議能夠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他提出來的目的,一來是為了試探,二來是為了鋪路。

「謝謝大家!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

前一位發言人表述完畢,按照會議安排,下一個就是楊崇喜。

此刻,楊崇喜的掌心布滿了汗漬,他知道自己待會要講的東西有悖於大眾認知,儘管現在言論放開了,但是在發言前,他依舊有些緊張。

呼!

吸!

呼!

吸!

楊崇喜深深地吸了兩口氣,迅速的平復了內心的情緒。

「咳!」

「前段時間,在考察知青安置工作的過程中,我走訪了很多鄉鎮,從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一個農民在完成了統銷任務之後,在業務時間去山裡采了一些山貨,他準備把採集到的木耳送去集市販賣,但是當地的有些同誌卻認為這位農民是在搞『投機倒把』?」

「對此,我心中不禁生出了一個疑惑,難道讓山貨爛在山上才是對的嗎?把山貨運出來滿足人民需要就是資本主義?」

「回來之後,我又重新翻了翻資本論,我在其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農民是生產者,不是剝削者,其次,農民不是一般勞動者,而是『獨立勞動者』,農民從事的生產是農業生產,但是農業商城並不僅僅隻包括農業,還包括其他工副業,即小農業和家庭工業的統一,形成了生產方式的廣闊基礎。」

「農民是獨立的農業勞動者,從事的生產都是個體小生產,天然具有個體經濟的性質,可以稱之為『農民個體經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