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要當奶爸?(1 / 2)





沒過一會,何應求和李傑一起走出了家門,馬不停蹄地前往附近的賣場。

(1960年,牛奶國際公司及連卡佛的子公司大利連有限公司在香江中環開設大利連超級市場,這是香江第一家超級市場。

很快,大利連超市就迎來了擴張,先後在各區開設分店,自80年代起,大利連正式更名為『惠康』

所以,主角去超市買東西,很正常,不要意外)

孩子剛出生,媽媽就不見了,吃的問題必須先解決,沒有『寶寶糧倉』,隻能用奶粉頂上。

除此之外,嬰兒的衣服、紙尿褲、奶瓶等日常用品也得備齊了。

七十年代末的香江,經濟已然開始騰飛,隻要有錢,市麵上有的東西全都能買到。

不過,何應求畢竟年紀大了一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差,對於母嬰用品不是特別熟悉。

如果不是李傑在他身邊參考,恐怕會遺漏不少東西。

賣場貨架前。

何應求悄咪咪的瞥了一眼貨架上的價錢,動作為之一頓。

「有求?這個紙尿褲就不用買了吧?用尿布不就行了嗎?」

李傑笑了笑,拿了幾包紙尿褲放進了購物車。

「大哥,尿布洗起來太麻煩了,這東西多方便,用完了就扔。」

早在20世紀40年代,瑞典人鮑裡斯就發明了兩件式的紙尿布,外層是塑料褲,內層是由特質的衛生紙做出的吸收墊。

這是紙尿褲1.0版本。

不過,由於材質原因,這種紙尿布很容易破損,碎屑會沾滿孩子的屁股,但凡家裡有小寶寶的人都知道,出現這種情況會多麼的……麻煩。

尤其是火氣重的孩子。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1.0版本的紙尿褲並沒有推廣開。

直到六十年代初,寶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業化的紙尿褲,這款產品曾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項發明之一。

這是紙尿褲2.0版本,不過在吸水量上,與如今用的紙尿褲還有較大的差距。

直到八十年代,高分子吸水材料應用於紙尿褲,吸水性能大大提升,至此,紙尿褲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這些東西,何應求自然是不知道的,他隻知道紙尿褲價格很貴,用起來不劃算,隻是對於自己這個弟弟,他著實沒有太好的辦法。

這小子打小就特別有主意,而且隨著小弟畫符功夫見漲,小弟也有了小金庫。

剛才進賣場之前,小弟就說過,這次買奶粉、尿布的錢全由他出,就當是送給小孩子的禮物。

所以,何應求也沒有太過堅持。

他又不是沒帶過孩子,小弟就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洗尿布是什麼滋味,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行吧,反正是花你的錢,你自己決定好了。」

片刻後,兩個各自提著兩大袋東西走出了賣場,雖說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但一想起剛才買單時的數字,何應求還是不禁有點肉疼。

三千多塊錢。

普通打工仔兩個月也賺不到這麼多錢。

這小子,真是個敗家子!

以前怎麼沒發現這小子這麼敗家呢?

何應求心裡默默做了個決定。

不行!

以後家裡的錢千萬不能讓這小子掌管!

否則,萬貫家財也擋不住這麼花。

趕往醫院的路上,何應求不由捫心自問。

來香江是不是來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