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開酒莊(1 / 2)





猶豫半晌,馬得寶最終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話給咽了下去,因為他忽然想起,自打吊莊後,自家父親幾乎就沒有犯過錯。

種葡萄,開酒莊,看似是一個很荒唐的決定,但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看著馬得寶一年糾結的模樣,李傑心思一動,大概也猜到了對方在想什麼,無非是擔心這筆投資會打水漂。

畢竟在他眼裡,一兩百萬隻是很小的投資而已,在歡樂頌副本中,即便是一個小目標金額的投資,在他看來,也是小金額而已。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客觀上,九十年代末期,兩百萬的投資,尤其還是在經濟欠發達的寧省,這絕對算是大手筆了。

其實,對於這筆投資,李傑早已最好了短期不賺錢的準備。

理由有三,一是國內的紅酒市場還不成熟,如今華夏還沒有加入WTO,進口瓶裝葡萄酒的關稅稅率為44.6%,若是再加上消費稅和增值稅,綜合匯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五十。

進口紅酒,即便是低檔進口紅酒,到了國內價格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二是,名氣的問題,一個品牌,特別是一個新興品牌,想要進入市場,且獲得市場的認可,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之前寧省又不產紅酒,不僅是在世界範圍內,即使是在國內,寧省紅酒也是籍籍無名的存在。

未來,寧省紅酒也是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來培育市場,方才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

三是,政策相關,後世的寧省為了扶持本省內的紅酒品牌,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幫扶,包括且不限於現金補貼,稅收補貼,政策扶持等等。

也正因為寧省政府的推動,寧省紅酒才能從萬軍叢中殺出一條血路。

因此,可以預見,紅酒酒莊這筆生意短時間內是很難收回成本的。

李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五年內達到收支平衡,十年內開始盈利。

紅酒品牌想要打出名氣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世界範圍內普遍認可的紅酒品牌都是出自波爾多地區,緊接著還有袋鼠國、艾美瑞肯等國家。

但若是能突出重圍,這筆生意絕對是可以傳家的,隻要繼任者不亂搞,基本上不會出什麼大亂子。

紅酒生意,也是李傑為得福、得寶、得花三兄妹留下的後路之一。

酒莊的股份一分為三,其中得寶占股40%,得福和得花各占30%,得寶占股最多,那是因為這筆投資的錢大多都是由他出的。

剩下的部分則是由李傑個人出資。

「既然地就快批下來了,那就準備前期的籌備工作吧,這人,你可以先物色起來了,如果你身邊沒有合適的人選,那就早點說。」

馬得寶覺得自家父親好像有點小瞧自己了,在銀川周邊,他馬得寶好歹也是一號人物,而且他做生意這麼些年了,身邊怎麼可能沒有一兩個心腹?

何況,麥苗未來還會常駐酒莊,負責酒莊的日常工作。

雙重保險之下,還有什麼好不放心的?

「爸,您還記得黃會計嗎?額打算讓她去酒莊那邊,負責財務工作,然後酒莊的日常工作由麥苗負責。」

「額之前和麥苗提起過做紅酒的事,她對這件事還挺感興趣的,而且現在軒軒也大了,能離得開人了。」

聽到馬得寶的安排,李傑點了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