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平叛(1 / 2)





翌日,杜立三被火速押往刑場,在無數百姓的圍觀下,當場被剃了腦袋。

遼西巨寇杜立三之死,震動了東三省綠林,畢竟,杜立三乃是公認實力最強的幾位匪首之一,朝廷連杜立三都滅了,那麼剿滅他們,豈不是手到擒來?

一時間,整個綠林風聲鶴唳,生怕第二天早上一醒來,官軍就打到家門口了。

許多膽小的胡子,恨不得立馬轉移陣地,轉行乾起流竄作案的買賣,而那些家大業大的胡子,亦是戰戰兢兢,某些機靈的胡子,已經生出了其他的心思。

比如,向朝廷投誠,或者說『招安』。

與此同時,李傑的名號也跟著徹底響徹東三省,這位僅憑弱冠之身,便帶隊解決了聲名遠揚的杜立三,明眼人都看得清,這位隻怕會一飛衝天。

事實也的確如人所料,沒過兩天,李傑就收到了嘉獎令,徐世昌直接將他提拔為了巡防營前路統領(類似旅長)。

此外,李傑還被選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一期學院,選入學堂,並不值得驚訝,但被總督欽點進入學堂,這就值得大家關注了。

講武堂一期預計招收兩百名學員,除了李傑之外,再無其他人獲此『殊榮』。

儘管在外人看來,李傑被總督欽點進入學堂是極為光榮的事,但站在李傑自身的角度而言,進講武堂學習,屬實是糟糕至今的選擇。

毫不客氣地說,數遍整個大清,甚至全世界,也找不出一個有資格擔任他老師的人。

然而,誰讓這是徐世昌欽點的,即便李傑不是很想去深造,也隻得捏著鼻子認了。

如果他不去的話,指不定徐世昌會怎麼想呢。

好在講武堂的學製隻有一年,並且成績優異者,半年即可畢業。

簡而言之,徐世昌創辦的東三省講武堂,和之前趙爾巽創立的『奉天』講武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兩者都是速成班。

若是硬要區分兩者的迥異,隻能說東三省講武堂的師資力量更強,畢竟,之前趙爾巽隻是『盛京將軍』罷了,而徐世昌則是整個東三省實際上的統治者,兩人可調動的資源,可謂是天差地別。

轉眼間,半年時間已過,李傑以全科滿分的優異成績,順利從講武堂畢業。

全科滿分的成績太過驚人,甚至驚動了日理萬機的徐世昌,李傑畢業當天,徐世昌特地來到講武堂,親自為他舉辦了授勳儀式。

當天下午,徐世昌又將李傑找到了總督府,剛一見麵便開門見山的下達了新的指令。

剿匪!

前往洮南剿匪!

嚴格來說,此次行動與其說是剿匪,不如說是平叛!

半年過去,雖然各地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剿匪行動,但結果卻不儘如人意,至今東北境內的匪患仍然沒有平息。

這一點是徐世昌絕對不能忍受的,地方環境不安定,經濟如何能發展起來,經濟發展不起來,東北的困局便是無解。

其次,東北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地位極為特殊,為了提振東北,太後幾乎給了他無限大的權利,如果短時間內沒法做出一番成績,他根本無法向上級交待。

在諸多匪患中,性質最為惡劣的便是蒙匪,如今大清敗象儘顯,草原上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已經不再繼續向努爾哈赤家族臣服。

其中,蒙匪中勢力的最大便是陶克陶胡,此人乃是反清抗墾起義的主要領袖之一,蒙人,孛兒隻斤氏,此人雖然隻是末等貴族出身,但卻是黃金家族的直係血脈,他的先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薩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