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人和人的悲歡並不相通(1 / 2)





「媽,東西我拿來了。」

不多時,周蓉從屋裡拿出了信紙、鋼筆和墨水盒。

「等會。」

李素華擺了擺手,寫信什麼時候都能寫,她這邊正在給郝冬梅介紹經驗,哪有功夫去寫信。

「額。」

周蓉嘆了口氣,她就知道會是這樣!

但有什麼辦法?

沒有!

誰讓對方是她媽呢!

有氣也得忍著,忍不住也要忍。

「蓉,你把紙和筆拿過來,我來寫吧。」

周秉義笑著朝周蓉招了招手,媳婦懷孕這種大事,必須要給老爹匯報一下。

他是長子,他的孩子就是長孫,如果老爹知道冬梅懷孕的事,一定會很開心。

周家的人丁單薄,上麵一代,老爹倒是有幾個兄弟姐妹,但因為戰爭的緣故,他們都走散了。

如今隻剩下他們家一支了。

然後便是他們這一代了,兄弟姐妹三人。

六七十年代,一家有四五個很常見,六七個也不算少,七八個也不是什麼奇聞。

周家裡隻有三個子女,嚴格來說算是少的。

「呶,給你。」

周蓉來到周秉義身邊,小聲的滴咕了一句。

「大哥,你現在知道我平時過得怎麼樣了吧?」

「你啊。」

聽到妹妹的吐槽,周秉義笑著搖了搖頭。

周蓉這明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多少下鄉的知青渴望回城的?

領袖的力量確實是無窮的,但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都是吃五穀雜糧的凡人,激勵是有時效性的。

如果遇到條件好一點的地方,也許情況還會好一點。

遠的不說,冬梅他們那裡的情況,周秉義是清楚的。

五道江公社北小營大隊就是郝冬梅下鄉的地方,北小營大隊知青點的條件很艱苦。

這個知青點的知青,出身都不大好,基本上和郝冬梅差不多,要麼是被打倒的高乾子女,要麼是資本家或者大地主出身。

這些知青的出身雖然不儘相同,但他們身上也是有著共同點的,他們從前都沒有過過苦日子。

驟然到了北小營大隊,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適應當地的生活。

據冬梅口述,知青點的知青一大半都想回去,真正想要紮根的,也不能說一個都沒有。

但也沒有幾個。

包括郝冬梅,如果有機會的話,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離開。

當然,離開肯定是要和周秉義一起。

兩人是一起去的,自然要一起走。

周蓉嘻嘻一笑,她並沒有察覺到周秉義笑容中的深意,現在的她,可不是原著中跑去貴省的她。

沒有經歷過那種苦難,很難和親歷者產生共情。

下鄉,在她看來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

『秉昆』不就是下鄉去了嗎?

而且周蓉還親自去過知青點,那邊的條件雖然比不上城裡,但也不算特別差。

老鄉很熱情,知青點的知青也很親切,閒著的時候,他們還會舉報讀書會,晚會之類的活動。

星光下,一群人圍坐在一起,現場有篝火,有朗誦聲,有音樂,甚至還有舞蹈。

這一切都是周蓉渴望中的生活。

自打那次回來之後,周蓉好長一段都悶悶不樂的。

原來下鄉的生活那麼好,那完全是她夢想中的樣子,她後悔了,後悔當初下鄉的那個人不是自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