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尾聲(1 / 2)





對於無數知青而言,1977年絕對是值得銘記的一年。

1977年冬天,闊別十年的高考重新拉開了帷幕,幾百萬來自各地的知青,放下手中的農具,走入了高考。

雖然這年高考刻意放低了難度,但這場考試來的太過突然,很多考生壓根就沒有準備。

高考過後,有人歡喜有人愁。

而周家,毫無疑問絕對是歡喜的那一個。

周家的幾個孩子全都參加了考試,並且全都考上了大學。

周秉義和郝冬梅考上了北大,李傑和周蓉雖然分數考得也很高,足夠上清北,但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離家更近的吉春大學。

至於蔡曉光,他也參加了考試,分數雖然沒有周蓉那麼高,但上吉春大學也是綽綽有餘的。

對於他們來說,大學更多地是一種執念。

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特地去參加考試。

當錄取通知書下發的那一刻,整個光字片都沸騰了。

從前一個大學生都沒有,現在倒好,一口氣出了三個大學生,而且三個大學生還都是一家人。

不少人甚至暗地埋怨起了老天爺,怎麼什麼好事都讓周家給占了?

周家幾個孩子的前途本來就很光明,不愁沒有出路,他們現在又成了大學生。

往後還不得上天了?

這一天,周家人難得聚在了一起。

除了周誌剛以及周秉義夫婦不在,其他該到的都到了。

最近這段時間,李素華特別高興,家裡出了三個大學生,她臉上有光啊。

現在出門碰到別人,誰不誇她教子有方?

好多街坊都向她取經呢,問她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小兒子沒上大學這事,一直是李素華心裡的疙瘩,現在好了,不僅小兒子考上了大學,連大兒子和二女兒也都考上了。

更讓她開心的是,大兒子和大兒媳婦上了大學之後,按照規定,多半能回吉春。

畢竟,他們的戶籍歸屬地是吉春市。

畢業後他們不會再去邊疆兵團那邊了。

回城有多難,李素華是心知肚明的,多少知青想回來都回不成,秉義小兩口倒是有機會回來。

但他們不願意,他們不願走後門回來。

而今,他們不僅能回城,而且靠的還是自己的本事。

大學生啊,光宗耀祖。

「蓉兒,你大哥和大嫂以後畢業真的能回來?」

廚房裡,李素華炒菜炒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轉頭朝著一旁的女兒問道。

「媽。」

聽到這個問題,周蓉倍感無奈,這些天,老娘不知道問了多少次了,她的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

可老娘還是不停地重複。

「這個問題您都問了八百遍了啊。」

聽到這話,李素華頗有些難為情,隻見她哼哼嗤嗤的滴咕道。

「我這不是擔心政策有變嗎,上次問已經是兩天前的事了。」

「媽,你就把心放回肚子裡吧。」

周蓉無奈道:「高考可是百年大計,上麵既然下了文件,肯定不會輕易變得。」

「何況,SR幫已經被打倒了。」

李素華聞言默默的點了點頭,這一頁算是翻過去了。

不過,這翻頁是有時間限製的,保質期估計也就三五天的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