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發酵(1 / 2)





,!

兩天後。

權鹽鐵判官(差遣)、工部郎中(寄祿官)孫元方上書言。

茶法沮壞,當更易之!

三司下屬鹽鐵、度支、戶部三司,其中鹽鐵司,掌管天下山澤之貨,以及關市、河渠以及軍器之事。

鹽鐵判官一職,已然是鹽鐵司的主官之一,且茶葉份屬山澤之利,鹽鐵司下屬的茶桉便主官茶葉之事。

因此,孫元方的上書也是合情合理。

寶慈殿。

當劉娥看到孫元方的上書,那一刻,她終於嗅到了一絲異常。

如果沒記錯的話,孫元方是由丁謂舉薦的。

差遣前帶『權』字,是因為鹽鐵判官一職有缺,可任職者的資歷又不夠,所以才會帶上『權』字。

嚴格來說,孫元方是屬於破格提拔,資歷跟不上職位。

另外,丁謂本人也是理財高手,鹽鐵判官有缺時,由他來推薦,也屬於正常情況。

除了現任的三司使李士衡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沒有反對意見。

半晌,劉娥看完手中的劄子,對著一旁的林氏囑咐道。

「移駕內東門小殿,宣三司使李士衡入宮。」

劉娥本人對財政這一塊並不是很熟悉,茶法到底要不要改,她必須仔細聽一聽朝臣的意見。

不過,在正式廷議之前,先聽一聽三司使的意見也很重要。

李士衡是太平興國八年(983)的進士,為官近四十載,資歷很深,四十年中,更是有二十餘年是跟財政打交道。

劉娥相信,這樣的老臣一定會給她一個合理的答覆。

約莫半個時辰後,李士衡收到宮中傳來的消息,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很快就醒悟過來。

太後召他入宮,恐怕是為了茶法一事。

孫元方上書一事,他知道。

李士衡是天禧二年(1018)接任的三司使,掌管三司已有四年時間,雖說他掌管三司的時間相對比較長。

但三司的關鍵部門中,大多都是丁謂的人。

李士衡的前任是馬元芳,再前任是林特,再再前任便是丁謂。

丁謂和林特兩人相繼執掌三司長達十餘年,關隘部門多是由丁謂一黨的人任職。

比如權戶部判官黃宗旦,權鹽鐵判官孫元方,戶部判官上官佖,權磨勘司李直芳。

(ps:磨勘司又稱都磨勘司,掌管三司帳籍,驗其出入之數,相當於審計機構,雖然職位不高,但位置卻至關重要

ps2:三司判官,沿五代之製,每部置一人,但偶爾也會有兩人,甚至三人同為判官的情況。

比如這時的戶部判官上官佖和權戶部判官黃宗旦,兩人皆是戶部判官,隻不過一人資歷稍淺,帶『權』字。)

毫不誇張的說,三司中有一半都是丁謂一黨的人,李士衡看似是正兒八經的三司使。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現在的處境並不算好,與其說他是主事之人,不如說是一傀儡。

其實,丁謂何嘗不想讓自己人上位三司使。

然而,李士衡也不是孤家寡人一個,他中進士的那一年,呂蒙正擔任同知貢舉。

按照科場規則,呂蒙正便是李士衡的座師之一。

當然,名義上是一回事,認不認又是另外一回事。

太平興國八年那一榜登進士229人,呂蒙正不可能認下所有人,但李士衡排名第十二,排名相當靠前。

兩人也因此結識,後來王旦為宰相時,多次提拔李士衡,其中多半是出於呂蒙正的緣故。

畢竟,呂蒙正對王旦多有提拔,王旦能遷為參知政事,完全是因為呂蒙正的大力推薦。

投桃報李是為官之人必備的能力,王旦自然不會吝嗇。

當然,現在已是乾興元年,王旦、呂蒙正皆已作古,丁謂身為首相,將李士衡排擠走也不是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