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曹倩出塞(1 / 2)





「可用,但需要有所保留。」

曹韋曾經和唃廝囉打過交道,關於唃廝囉的近況,他是有些了解的。

少年時期,唃廝囉被李立遵強擄至廓州,成了吐蕃各部族的傀儡『讚普』。

在這種情況下,一介少年憑藉自己的個人謀略,不僅保全了自身,同時還暗中培養了一批心腹。

縱觀唃廝囉的履歷,此人絕非池中之物。

曹韋甚至懷疑,即便沒有外力的介入,唃廝囉也能贏下最終的勝利,然後一統吐蕃諸部族。

也正因為有此擔憂,曹韋才會建議『慎用』。

萬一唃廝囉一統河隴地區,以吐蕃諸部族的潛力,很可能會成為又一個西夏。

「開放互市如何?」

李傑雖然了解過唃廝囉政權,也知道唃廝囉的現狀,但史料畢竟隻是史料。

很多東西,肯定沒有曹韋這位經略西邊數十載的老將清楚。

互市?

曹韋沉吟片刻,開始仔細思考互市的可行性。

吐蕃亦是遊牧民族,河湟地區水草豐美,土壤肥沃,是天然的養馬地,牛羊資源也是豐富不已。

而這些,恰好是本朝最缺的東西。

戰馬是機動性的保證,牛是重要的生產物資,羊也是非常鮮美的食用肉類。

東京城內,喜歡吃羊肉的人最多。

毫不誇張的比喻,沒有一隻羊能夠活著走出東京城。

另外,開放榷場(官辦互市),也不是沒有先例,最早可以追朔到太祖時期。

彼時,宋遼之間雖然沒有各自在榷場建製官署,但緣邊市易也是客觀存在的。

到了太宗時期,儘管有段時間禁製榷場貿易,可後來還是放開了,於雄州(今河北雄縣)、鎮州(今河北境內石家莊附近)等地恢復榷茶。

後來又一度廢止,鹹平五年(1002),遼國主動向本朝提議重開榷場貿易。

綜合而言,遼國等遊牧民族對於榷場中的商品是有需求的。

如茶葉、絹帛、香料、瓷器、漆器、米糧等生活用品以及高檔用品,哪怕將所有遊牧民族加起來,論生產工藝,也會被北宋吊打。

這是文明的屬性所決定的,遊牧民族放牛牧馬,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居一處。<

居無定所,隨水草而居,才是遊牧民族的生活狀態。

沒有固定的住所,自然無法研究瓷器、漆器、香料等物品的生產工藝。

其實,曹韋是讚成開放榷場貿易的,隻要嚴控某些物資流入諸蕃即可。

如水銀、鹽鐵、米糧、硫磺等事關國家安全的物資,必須嚴格管控,且杜絕走私。

財帛動人心,雖然無法全麵禁止,但防止大規模流入還是可以做到的。

開放榷場的地區,基本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大規模的商隊想要隱藏行跡,是決然沒有可能的。

「臣以為此時可行,隻是兩府大臣們那邊,恐怕會有爭議。」

聽到這話,李傑微微一笑。

兩府大臣們拒絕,那是必然的。

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某些主和派的設想中,最好是讓西邊各部族亂成一鍋粥。

但這群人又不想付出某些利益。

既想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無數歷史已然證明,似這種既要,又要的決策,大概率是行不通的。

人家遊牧民族,的確不通文墨,但人家也不是傻子。

不給點甜頭,憑什麼給你賣命?

更有甚者,似李繼遷一般,縱使應許了靈州,夏州之地,人家不僅不感恩,還想著謀取更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