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共贏(1 / 2)





儘管古代軍隊不像後世那樣繁雜多樣,但不同的兵種之間,等級差仍然是存在的。【Google搜索.com】

尤其是禁軍中最為明顯!

諸班直乃是天子扈從,地位最高,普通禁軍則是按照身高和月俸,分為上、中、下三等。

其中,捧日、天武、龍衛、神衛四軍,為上四軍,普通軍士的月俸為一千文。

月俸七百文及五百文者,為中禁軍。

不滿五百文料錢者,為下禁軍。

至於廂軍,雖然收入大約隻有禁軍的一半,但其數量卻不比禁軍少。

而且廂軍中除了本地應招的之外,還有大量從禁軍中揀選出去的老弱病殘。

故此,李傑口中所言的老弱怯懦者,大多都是在廂軍中。

眾所周知,廂軍與其說是作戰部隊,不如說是役軍,久而不戰,不練,廂軍的戰力也是最為羸弱的。

因此,削減廂軍也就能將裁軍的影響力壓到最小。

溫水煮青蛙,慢慢來最好,反正李傑現在還年輕的很,不過十來歲,完全有時間慢慢等。

好飯不怕晚。

操之過急,亦是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從古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聽到官家要『裁軍』,雷允恭心中頓時直打鼓。

那幫兵油子,豈是好相與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雖然那幫兵油子地位低到了塵埃裡,但人家到底是拿刀的。

雷允恭倒不是怕那些當兵的。

他是什麼人?

怎麼說也是內侍的頭頭之一,區區大頭兵,哪能讓他畏懼分毫?

別說是大頭兵,便是那些軍官,他也是不怕的。

他怕的是這群大頭兵鬨起來,若是事情鬨大了,動盪是難免的。

屆時,他很可能會被推出去擋災。

畢竟,依官家的意思,他和丁相會是主要推動者。

丁相宰執天下,乃是當朝首相,他和對方的身份有著雲泥之別,若是挑一個當棄子。

母庸置疑,那顆棄子必定是他。

所以,他這一次不敢繼續『相機決斷』,必須要得到官家的口諭。

縱使這『口諭』作用不大,但其代表的含義卻深遠的緊。

他們這些『命苦』的宦官,生死榮辱皆由官家所賜,隻要讓官家滿意,外朝的風浪再大,也淹不到他。

宮城的城牆高著呢!

「小的愚鈍,請陛下示下。」

聽到這話,李傑沉吟片刻道。

「便以廂軍為主吧。」

「諸路監司,察州兵,或退惰,或老弱病殘,凡是不符揀選標準的,一應放免。」

「然,到底是為國效過力,凡放免者皆可返鄉墾荒,前三年免其稅,後五年兩稅減半。」

「若是放免者不願返鄉,亦可就近安置。」

「凡放免歸家者,須登記造冊,嚴格遴選,凡不如法者,務必嚴懲不貸!」

「朕許你征調皇城司人員,便宜行之。」

「陛下聖明!」

雷允恭淚灑衣襟,高呼陛下聖明。

這一半是裝的,一半是發自內心的,他之前最怕的是,官家繼續讓他自由發揮。

雖然那樣職權更大,但其中的度卻是不好把握的。

水太深,他把握不住。

現在好了,有了官家的『口諭』,他隻要嚴格按照官家的口諭執行,縱使出了什麼亂子,隻要不是他的原因,總是留有一絲退路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