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年(1 / 2)





正月一日。【Google搜索.com】

宋承前代之製,逢元旦、五月朔(一日)、冬至,皆會舉辦大朝會,即便元旦是休沐日。

但大朝會仍是會舉辦的。

大朝會更多的是禮儀性朝會,幾乎不處理實務。

所以,百官們一下朝便各回各家,繼續放假。

不過,大朝會雖重,但若是遇到國喪,仍會停辦。

真宗新喪,不僅今年的大朝會取消,明年同樣也會停擺,待到二十七個月後,大朝會才會重新開始。

當然,大朝會沒辦歸沒辦,改元的詔書仍是要下的。

早在元旦休假前,改元的詔書便由翰林學士劉筠寫好了,而這也是劉筠站的最後一班崗。

新年一過,劉筠就會轉遷為禦史中丞,也就是言官的頭頭,台諫係統的一把手。

劉筠早期雖是由楊億提拔起來的,但他的名氣絲毫不亞於楊億,他和楊億皆是西崑體詩派的領袖級人物。

由他寫出的詔書,自然是花團錦簇。

不過,詔書頒布之後,朝臣們最先關注的不是詔書的文辭,而是其中的內容。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改乾興二年為天聖元年!

『天聖』這個字眼,頓時令人浮想聯翩。

事到如今,『天聖』的年號出自錢惟演,此事已然不是秘密。

錢惟演是怎麼走的,大家心裡都清楚。

按道理來說,新的年號不該用『貶官』上書的年號,臨近年末那會,上書新年號的官員,如那過江之鯽一般。

各種充斥著美好寓意的年號,不知凡幾。

皇右、隆興、乾道、德右、紹聖等等,哪個不比天聖好?

上元燈會有著猜燈謎的傳統,而拆字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凡是猜過燈謎的,都能領會出『天聖』二字中隱藏的含義。

二人聖也!

雖然『天聖』的寓意也很好,承天之照,先帝為天,官家為聖。

但相比於『天聖』這個極易引發誤會的年號,紹聖不是更好?

紹,繼也!

亦有承天之照,官家為聖的意思。

新年新氣象,正月裡,除了改元這件大事,還有一件事格外重要。

古代帝王死後歷來有修《實錄》的傳統,去年十一月,李傑和劉娥便下詔,令李維、晏殊修撰,孫奭、宋綬、陳堯左同修。

如今一個月過去,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完成,編撰工作即將開始。

正月初四。

李傑將編撰團隊召到了宮中,這一次會麵,他並沒有叫上劉娥,而是選擇了單獨召見。

待漏時,李維、晏殊等人不由聚在一起,討論著官家突發詔書的意思。

「同書,你和官家最是親善,可知官家為何急召我等入宮?」

在座的幾人當中,李維的資歷最老,年紀也是最大的那一個,所以,話語權自然在他的手上。

而且他的話也沒錯,晏殊是官家的潛邸舊臣,官家還在東宮時,晏殊便是官家的老師。

「下官也不知。」

晏殊無奈的笑了笑:他現在也犯迷湖。

官家怎麼今日召他們入宮?

他不解倒不是因為休沐日的關係,而是因為明天本就有一場宴會。

前日,契丹遣使先行來報,鎮安節度使蕭師古、鹹州觀察使韓玉將抵達京城。

他們此行是為了給太後賀壽的。

去年,官家下詔以太後誕辰為長寧節,太後的生日是正月初八,雖然處於國喪期,長寧節肯定不會大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